前半年建筑鋼價跌出歷史新低,市場止跌情緒逐漸滋生;進入7月以后,在低庫存、低供應的支撐下,部分地區出現試探性反彈,但因整體市況不佳,最終未能形成全面上漲行情。上周五期螺走勢現大跌,對現貨信心打擊頗大,因此前期表現強勢的地區本周紛紛轉弱,筆者認為,此次價格再跌或將積蓄進一步反彈動能,后市存在繼續向上突破可能,但整個三季度依舊難有大作為。
看強的主要依據有:
第一,從本品種來看,由于利潤不及板帶冷軋或其他高端產品,在資金面的壓制之下,鋼廠會持續調整產品結構降低長材產量,其中螺紋、線材的占比將持續下降,大小廠鋼廠均是如此,這一點從目前各地市場到貨情況均能體現。如此一來,后期建筑鋼的供應水平仍保持緊縮狀態,現貨緊缺的局面將為價格上行提供基礎。
第二,從價格上來看,螺紋鋼含稅價在3000點的附近支撐較強。前幾波行情中,無論是期貨還是現貨觸及該點位后均出現過不同幅度反彈,較具有代表性的地區是華北、華東;而目前兩地主導市場價格均在該價位以上,3000已逐漸形成為不少廠商的心理底線,若7月底價格再探至或刺穿該水平線,鋼廠限價及中間商備貨行為或將增加,為行情向上提供托、拉力。
第三,從時間上來看,“金九銀十”就在眼下。二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雖企穩回升,但上半年整體表現并不盡人意;下半年要想保持7.5%的目標增長難度依然很大,仍需更多的“微刺激”來保駕護航,而三季度則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推進年度目標的最佳時期,宏觀面上利好于鋼市需求。
但整體難有大作為:
第一,資金方面,鋼鐵行業處于高速擴張后的萎靡期,高負債是鋼廠的共性問題,近期鋼廠維持利潤運行,但不足以掩蓋資金面的窘境,而且從時間角度看拖的越長,資金矛盾就越突出,從近期、川威、西林等幾家鋼廠的倒閉都可以說明資金問題的嚴重性;另一方面,資金面緊導致流通環節中貿易商大量退出,使得流動性變弱并形成惡性循環,現有貿易商信心流失無意大量囤貨。從鋼廠和貿易商兩個角度來看,資金問題都將影響價格上行的動能。
第二,出口量降,內銷壓力上升。二季度鋼價企穩有一部分原因得力于鋼材出口量的突飛猛進,然而在經過前幾個月的高速增長之后,6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量大降100萬噸,雖然總量依舊相對較高,但后市的預期已然下降,原因在于季節性因素以及國外反傾銷力度加大。下半年寄希望于出口緩解壓力從而推動國內鋼價的可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