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鋅精礦與精煉鋅的供求關系,以及市場的價格預期因素,我們認為, 2012年的鋅精礦進口基準價或將基于2000美元/噸,加工費則可能低于200美元,但有望高于180美元,價格分享浮動區間則可能延續近三年來的水平。
日前國際鋅協會(IZA)在加利福尼亞州棕櫚泉的Rancho Mirage度假村召開會議,一年一度的鋅礦加工費及基準價的談判隨后將達成。在此之前,必和必拓已與國內大型銅冶煉廠敲定了2012年的協議銅精礦加工費為60美元/噸和6.0美分/磅,同比下降約 25%。江西銅業(600362,股吧)也與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礦公司敲定了63.5美元和6.35美分/磅的加工費。銅冶煉廠出師不利,或暗示正在進行中的鋅加工費談判也將不利于鋅冶煉廠。
影響鋅礦加工費及基準價的主要因素在于礦山與冶煉廠各自市場供求關系以及產能變化。2012年,中國計劃新增產能在124萬噸左右。有機構還預計2012年鋅礦供應增速為4.5%,低于2011年的6%。2011年全年,中國精煉鋅產量為534.4萬噸,較2010年增加3.8%。鋅礦產量較上年增長逾20%,達445.8萬噸。這一點似乎已經反映到加工費的變化上來。目前,中國進口鋅礦現貨加工費在90-100美元/噸的范圍,與現貨價之間的差額在100美元以上,這可能讓礦山方面難以接受。但中國國產礦現貨加工費已經回到接近5000元/噸,在該價位,基本可以保證冶煉廠有微弱盈利。
此外,由于全球經濟依然面臨歐債危機及中國房地產等主要精鋅消費下游增速下滑的風險,目前,LME倉庫鋅庫再度增加至85萬噸附近,令鋅庫存增至接近2011年7月的峰值。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庫存在2011年11月下旬后重新向去年的庫存高位靠近。鑒于基本面前景不樂觀,我們認為2012年全年鋅價難有大好表現,預期2300美元附近是較強阻力區,期鋅均價難以突破2500美元/噸的高位。
盡管中國鋅精礦供應增加單,但從國際鋅業協會傳來的消息看,形勢并不樂觀,鋅加工費下調幾乎成為定局。即使如此,在一些細節上,鋅冶煉廠還是可以爭取一些讓步。比如即使基準價格定得較高,但價格參與幅度的上下限也可以適當修訂,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冶煉廠采購成本。以當前LME三月期鋅價格2060美元/噸為例,假設鋅礦計價系數為0.85,品位50%,價格參與幅度在 12%/-8%,則即使不考慮加工費因素,若將價格參與幅度提高到 15%/-5%,則期鋅價格每向上或向下變動100美元/噸,就可以相應的提高冶煉廠利潤或降低虧損3美元/噸。
站在不同的立場,鋅礦商努爭下調鋅加工費和冶煉商爭取更高的加工費都是合理的。回顧最近五年,加工費最低出現在2006年,不過當時的基準價僅為1400美元/噸,且14%的價格分享幅度也大于現在水平。但2009年以后,價格分享幅度顯示出一定穩定性,基本在8%——12%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