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目標下調對銅價的影響立竿見影,銅價已經開始震蕩。3月6日,滬銅的主力合約以60390元/噸收盤,繼前日有小幅下跌。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GDP“破八”意味著全年銅消費增幅可能降低,中長期銅價會受一定打壓。
不過,隨著一系列相關政策的推出,銅市也將迎來兩大利好。
銅價受打壓
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方俊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中國經濟的“降溫”將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對大宗商品的消費,這是中長線的影響因素,“雖然不會讓銅價走熊,但是會限制銅價的漲幅”。
他介紹,目前中國每年的銅消費量在700萬噸左右,且近年來增幅都比較小,經濟的降溫無疑將進一步縮減銅的消費增幅,在此背景下,進入旺季后的銅價恐難大幅上揚。此外,近期國內庫存處于持續上升態勢,期貨市場遠期升水的結構也令銅價承壓。
“我們認為目前的銅價正從震蕩區間上沿下跌,需要關注59000一線的支撐,若跌穿則將加快跌勢。”方俊峰說。
上海有色網銅業分析師王月敏表示,GDP“破八”意味著經濟景氣指數預期下降,意味著制造業的增速降低,全年銅消費增幅可能降低,導致旺季不旺,中長期對銅價會有一定打壓。
記者了解到,目前銅市場需求不足。銅桿銅管和銅板帶的消費量占到了銅整體消費量的七成以上,其中,銅桿的消費量幾乎占據了銅消費量半壁江山。據上海有色網調研,今年2月份,銅桿企業開工率僅在75%左右,比平均水平低了5個百分點,是去年以來除春節當月外,開工率最低的一個月。
王月敏也表示,銅價是否會延續跌勢,還受到諸多因素影響。“目前中國銅的主導價格是由倫敦銅決定的,而影響倫敦銅價的因素很多,歐債危機美國貨幣政策調整等。”
暗藏兩大利好
生意社銅鋁分析師范艷霞認為,雖然銅價面臨需求不旺下游企業開工率不高GDP下調家電下鄉政策等消極因素,今年的銅市仍有兩大利好。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一定會推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對于當前有色行業產業鏈中下端的制品加工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重大利好,下游中小企業需求和消費一旦恢復,將有助于緩解當前很多行業如銅鋁鋅等供過于求的局面,對行情將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
此外,電力消費目前在國內銅消費中占比接近五成。據報道,“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在智能電網中建設以及智能化方面的投資將達15000億元,投資規模比“十一五”的10000億元多出三分之一。
范艷霞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理論上說,這意味著銅的消費量也會有同等的增量。“近日,國家電網第一標招標結果已經開始公布,相關公司也公布了其中標的消息,"十二五"期間電網的增量今年開始顯現,這將給銅價帶來利好。”
雖然銅價一段時間暫時下滑,不過,寧波金田銅管一位不具名的銷售經理對記者表示,目前企業銷售情況良好。”
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GDP目標確定為7.5%,中國由此告別持續8年的“保八”時代。由于我國對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強勁,過去一年中,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一路走高。此次GDP目標下調,意味著中國對大宗商品需求轉弱,大宗商品的“黃金時代”還會延續嗎?今天,《每日經濟新聞》重點關注鐵礦石銅礦橡膠三個品種,通過采訪,為讀者解讀其價格走勢及產業鏈動向。
礦價難跳水 國際礦商穩賺不賠
國外礦商也許并不悲觀,他們更樂于通過現象發現鐵礦石的真正需求。“他們不太關心數字怎么樣,比如高爐,僅在河北遷安就建了十幾座,他們看到這種現象很欣喜,對中國還是很有信心。”張佳賓稱。
力拓董事長杜立石曾表示,由于2012年金融市場不確定,尤其是歐元區的債務問題,商品價格波動性仍將繼續加大。力拓2011年凈利潤為58.3億美元,同比下滑59%之多。
但力拓凈利潤下滑并非源于礦價此前的大幅跌價。相反,受益于鐵礦石發貨量增加及平均價格上漲,2011年力拓鐵礦石分部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209.6億美元,同比增長2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鐵礦石價格目前噸價在140美元左右,相較去年1~9月170美元的高位噸價,還比較低,但對國外礦商來說,當前價格也不低,鐵礦石仍屬暴利行業,“只要中國的需求量不出現大幅度萎縮,價格就不會出現大面積跳水的情況。”張佳賓說。
但是,如果礦價出現下挫,國內一些高成本礦山企業或將面臨新挑戰。
“國內一些礦折算成進口礦可能在130美元(噸價)左右,如果價格繼續往下走,有些企業會因為生產成本可能要減產或停產。”據張佳賓粗略估算,產量影響在20%~30%,而這部分減少的礦將被國內釋放的低成本礦取代。
倪獻娟預計,受下游需求的季節性因素影響,3月份行情可能較2月份好轉,鐵礦石價格在3月份或會出現一輪上漲,但漲幅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