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銅價先抑后揚,寬幅振蕩調整。周初受中國下調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和對希臘國債置換憂慮的打擊,全球股市和歐元大跌,銅價因此承壓連續兩天快速急跌,LME3月期銅從周初8636美元高點重挫至8176美元,滬銅主力合約也從61050元高點跳空急跌至59030元低點。隨后,希臘債務置換成功的希望緩解市場憂慮,銅價止跌企穩,周五中國2月CPI回落至3.2%,市場風險情緒再受激勵,銅價進一步反彈。倫銅周五下午報價8430美元,滬銅1206主力合約重上6萬元關口,收盤于60520元,較上周跌1070元,跌幅1.74%。
銅需求或受到抑制
宏觀面多空交織,中歐經濟令人憂慮。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2012年的GDP增長目標調低到7.5%,為8年來首次低于8%。而歐洲方面,去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萎縮0.3%,經濟瀕臨衰退邊緣,周四歐洲又表示今年GDP下降0.1%。中歐經濟增長的下降,無疑將令與經濟密切相關的銅需求受到一定抑制,消費增幅會進一步縮減。
不過,令市場稍感欣慰的是,美國經濟數據繼續表現良好。美國2月民間部門就業增長速度快于預估,2月ADP民間就業人數增加21.6萬人,高于分析師預估的增加20.8萬人,就業市場繼續改善。
此外,英國和歐洲央行均宣布維持主導利率不變;中國3月CPI和PPI分別大幅回落至3.2%和0.1%,低于市場預期,顯示物價繼續處于下降通道之中,進一步減輕決策層對未來通脹的擔憂,這意味著國內政策有望繼續放松。全球貨幣政策的寬松有利于推動商品價格走高。
需求方面,目前國內銅市場需求依然不足。傳統意義上,2~5月是銅需求的旺季,但今年春節后,下游接貨并不積極,銅消費疲弱。據上海有色網調研,2月份,占據銅消費量半壁江山的銅桿企業,開工率僅在75%左右,比平均水平低了5個百分點,是去年以來除春節當月外,開工率最低的一個月。需求不振導致進口和產量部分轉化為庫存,國內銅庫存高企,截至3月2日,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上升至221489噸,達到近10年內的最高水平。另外,據說目前保稅區庫存約為35萬噸左右,顯性和隱性庫存壓力沉重。不過與此同時,LME銅庫存下降至兩年半低位,截至3月8日,庫存為28萬噸,而且注銷倉單占庫存比高達32%,未來倫敦庫存有繼續減少的趨勢,而倫銅庫存主要從歐美倉庫流出為主,反映出美國經濟好轉導致需求增加。另外,近期倫銅現貨/期貨貼水一直收窄,且一度轉為升水,因高盛、摩根大通等華爾街巨頭持有的金屬庫存占到了LME市場金屬庫存的70%,不排除它們借消費旺季來擠倉,造就一波行情。
銅價仍會高位振蕩
廣晟期貨的分析師孫結群表示,總的來說,隨著希臘債務憂慮的緩解以及美國經濟繼續向好,宏觀經濟面有所轉暖。但中歐經濟有下調風險,加上國內庫存高企需求不振,銅價下檔雖存在一定支撐,但上漲空間也同樣受到限制。預計近期銅價仍以高位區間振蕩為主,倫銅在8200~8700美元間,滬銅在59000~62000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