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經濟持續、溫和增長的帶動下,世界經濟的下滑趨勢有所緩和,德、日等發達經濟體及中國等新興經濟體都不同程度地出現緩慢復蘇。應該說,世界經濟近幾個月來的微弱復蘇,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各國的流動性寬松政策,但目前增長動力可能正在放緩。
首先,美國貨幣供給似正失去動力,今年以來M1和M2基本走平,M2增速上周自1959年以來首次跌至1.6以下。日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國經濟復蘇的速度“慢得令人失望”,但新的量化寬松(QE3)仍無影蹤。其次,雖然歐洲央行在長期融資操作(LTRO)名義下釋放的1萬億歐元流動性爭取了額外的時間,但上周那些銀行又把其中的8270億歐元存入歐洲央行賬戶上。最令投資者擔心的是,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國接下去需在衰退中進一步緊縮財政,這可能意味著即使歐債危機不再蔓延,這些國家都幾乎注定會繼續衰退的步伐。
而我國M1在1月份收縮至同比3.1%的增幅,為有歷史數據以來的最低點。雖然其后在2月份有所反彈,但也只是同比增長4.3%而已,其與M2增幅(13%)之間的差距依然巨大。這或顯示投資者對經濟前景仍持謹慎態度。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的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僅增長7.1%;上海港頭兩個月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僅3.6%,其他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7.0%;而2月份我國貿易逆差擴大到314.83億美元,為至少10年來最大逆差額。由此可見,盡管自去年底以來我國經濟正從低谷緩慢復蘇,但增長力度不如人意。
雖然經濟增長的前景仍不明朗,國內房地產市場在調控政策下仍較低迷,但積極的財政政策仍對鋼材市場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據蘭格鋼鐵數據,3月初全國鋼材社會庫存1926.86萬噸,比2月下旬減少1.2%。另一方面,鋼鐵企業亦正降低產量,我國鋼鐵日產量已從去年的每天200萬噸下降至今年的170萬噸。在供給下降、需求回穩的帶動下,鋼廠正上調螺紋鋼等品種出廠價格,據商務部數據,上周國內鋼材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2%,比2月中旬上漲1.3%。我們預期滬鋼期貨短期內仍獲支撐,可謹慎樂觀。
而銅、鋅、鋁等有色金屬,雖在經濟緩慢復蘇的預期下,下方仍有支撐,但固定資產投資對其下游需求的刺激遠不如鋼材。而銅、鋅、鋁等的庫存卻仍一直高企,使得相關品種期貨價格短期仍將處于上有壓力下有支撐的震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