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玻璃市場風向標——沙河地區玻璃企業開始了降價潮,玻璃主力1506合約沖高回落。在行業產能過剩格局下,盡管企業減產緩解了現貨供應增長壓力,但由于需求趨弱,未來玻璃價格可能繼續下行。
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2014年12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18個月低點,為50.1%,逼近榮枯線,PPI同比下降3.3%,連續34個月負增長,低迷數據折射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短期來看,強勢美元和產能過剩繼續制約大宗商品價格,預計大宗商品需求低迷格局仍將延續,實體經濟下行壓力尚未緩解。
供應壓力有望減輕
元旦以來,武漢長利漢南日熔量900噸的冷修線點火,重慶渝琥日熔量500噸的生產線冷修,玻璃實際產能凈增加240萬重箱,目前實際產能總計約為8.96億重箱。雖然自去年12月以來的實際產能下降過程中斷,但玻璃產能利用率依然處于75%的低位,始于去年的玻璃行業減產依舊的進行中。
由于春節前后,加工企業陸續降低開工率,終端需求疲弱,玻璃企業主動減產仍在進行,荊州億鈞、湖北三峽、本溪玉晶和華爾潤四家企業計劃在春節前停產冷修生產線,實際產能有望再次降低,這將有利于緩解現貨市場供應壓力。
現貨下行是主趨勢
今年元旦過后,現貨市場風向標——沙河地區玻璃企業受產銷率降低影響,率先向下調整報價,且下調幅度較大,大光明和安全兩家玻璃廠庫的銷售價格較節前下跌70—80元/噸。而從2010—2014年元旦過后沙河地區玻璃價格走勢看,其降幅集中在20—40元/噸。可見玻璃“暖冬”行情退去。
目前其他地區玻璃價格尚未受到沙河玻璃降價影響,但隨著沙河玻璃外銷量逐漸增加,沖擊作用會逐漸顯現,未來全國玻璃價格下行是主流趨勢,期貨價格跟隨現貨走低的可能性較大。
預計玻璃期價將延續跌勢
綜上所述,盡管玻璃行業繼續減產,但隨著春節臨近,終端需求景氣度降低,玻璃供需矛盾難以消除,加之經濟下行壓力尚未緩解,預計玻璃期價將延續跌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