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以來,我國玻璃現貨市場價格下降,由于下游需求不旺,玻璃企業的訂單量大幅減少。為了減少虧損,玻璃企業紛紛減產,雖然新增產能有所下降,但是目前玻璃庫存仍居高位,玻璃市場呈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玻璃企業忙減產
據媒體報道,近期國內玻璃現貨市場價格有所下降,國內浮法玻璃均價為1258.73元/噸,較之前下跌3.01元/噸,跌幅為0.24%。元旦過后,玻璃市場風向標—沙河地區玻璃企業開始出現降價潮,玻璃主力1506合約沖高回落。京津唐市場玻璃價格走弱,整體走貨偏緩;山西市場玻璃價格受到沙河影響小幅走低,廠家走貨難達產銷平衡,但整體庫存仍能維持低位。華東市場玻璃需求減弱,整體上生產商走貨較前期略有減緩。目前多數下游加工廠仍在趕單,對需求形成一定支撐,短期華東市場或將以維穩為主。
記者了解到,由于春節前后加工企業陸續降低開工率,終端需求疲弱,玻璃企業主動減產仍在進行。荊州億鈞、湖北三峽、本溪玉晶和華爾潤四家企業計劃在春節前停產冷修生產線,實際產能有望再次降低,這將有利于緩解現貨市場供應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玻璃行業繼續減產,但是隨著春節的臨近,玻璃市場終端需求景氣度降低,玻璃供需矛盾難以消除,再加上經濟下行的壓力還沒有得到緩解,預計玻璃期價將延續跌勢。
企業訂單大幅減少
雖然玻璃價格有所下降,但是玻璃企業的訂單量卻沒有增長。據了解,由于平板玻璃的用途較為集中在建筑行業,2014年以來,地產行業的走低直接降低了平板玻璃行業的需求量,玻璃加工企業的訂單大幅減少。與此同時,2014年以來,在銀行信貸偏緊、銷售緩慢造成的資金壓力下,地產商的拿地熱情減退,新開工面積增速處于下滑勢頭,直接減少了對玻璃的用量。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國家可能還會對房地產采取進一步的刺激措施,中長期地產勢頭有望實現好轉,但短期內地產的不景氣已導致玻璃加工企業的訂單大大減少。
玻璃市場供過于求
盡管近期玻璃企業紛紛減產,新增產能有所下降,但是玻璃產品原有的市場庫存量仍居高位。記者了解到,2014年全國共新增浮法玻璃生產線13條,累計日熔化量9950噸。雖然迫于資金壓力,冷修停產的生產線條數增加,共計達到8800噸,但冷修的生產線多數年限已久,加上7條前期冷修的生產線已復產,玻璃日凈增加仍達到4550噸。
有分析人士認為,今年我國預計仍將有20多條生產線點火,產能擴張過快對市場形成重大陰影,供需失衡的嚴峻形勢下,玻璃行業的庫存壓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