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汽油價格為每升約90日元,但5年后價格達到每升150日元,提高近70%。煤油價格2002年末平均每桶(18升)約650日元,2008年達到1600日元,暴漲1.5倍。食品也是一樣,盡管包裝和價格不變,但容量卻減少了。物價水平的上漲充分反映了原油價格暴漲所產生的影響。不難想象,對于制造業而言,情況十分嚴峻,特別是油價高漲對木材船運及膠粘劑和木材價格的影響。 一、原油價格暴漲 以西德克薩斯州中質原油為例,從最近5年原油價格變化可見,平均每桶原油價格從2003年第4季度開始上升,到2006年第3季度曾一度達到高峰(74.41美元),第4季度至2007年第1季度出現下滑,但到2007年中期又開始上漲,同年11月原油價格已漲到94.77美元,大約為2003年1月(32.95美元)的3倍。油價暴漲大大提高了木材工業在生產及干燥過程中的燃料成本。 原油價格暴漲的主要原因可歸結為2001年美國經濟復蘇、全球資金流入、政治不穩定及社會不安定的中東諸國的狀況以及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需求增長等,而且也有原油生產高峰期即將到來(例如產油高峰期將在2010年)這一說法的影響。2007年原油價格的暴漲,還有世界經濟不穩定、資金大量流向原油及黃金等天然資源等原因。 匯率在2003年初至第3季度為1美元兌換118~119日元,但進入第4季度后日元升值,到2005年上半年徘徊在105~110日元。2005年第4季度日元貶值,此后到2007年12月徘徊在1美元兌換110~120日元。與原油價格變化相比,匯率變化是很小的。 二、木材船運費 日本木材新聞社《木材建筑周刊》發布的木材船運費表明,北美材原木船運費和南洋材原木船運費出現了不同的動向。 北美材原木船運費上漲幅度較大,每立方米運費從2003年7月的23.3美元上漲到2004年5-6月的48.3美元,此后2年多維持在42(±5)美元的水平,相當于2003年1月的2倍。2006年第4季度再次上漲,2007年12月達到73.3美元,相當于2003年1月的3.5倍的水平。 與北美材原木船運費大幅度上漲相比,南洋材原木船運費則是逐漸上漲。每立方米運費2003年1月為28.5美元,2004年3月為32美元,同年12月為35美元,2006年7月為37美元,2007年11月上漲到42美元。 根據日本"海運統計要覽2007",全球海上貨物周轉量2005年約29.1兆噸英里,比1995年和2000年增加了44%和23%。主要運輸貨物為原油、鐵礦石、煤炭和谷物。近10年來世界海上貨流量順利增長,木材的船運費也在提高。從2005年世界港口的貨物吞吐量看,排在前7位的是上海、新加坡、鹿特丹、寧波、天津、廣州、香港,其中有中國的5個港口,可見,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世界造船量從1995年的2260萬總噸增加到2000年的3170萬總噸、2005年的4697萬總噸,預計2007年和2008年將分別達到5722萬總噸和1億多總噸。2005年韓國約占世界造船量的38%,日本約占35%,因此以韓、日為首的全球造船量的增減變化很容易影響到木材船運費的漲跌。 三、膠粘劑價格 膠粘劑價格很容易受原油價格的影響,根據日本銀行"國內企業物價指數",在2006年7月之前膠粘劑價格變化平穩,但2006年8-10月上升了2.5個百分點,也許這是2006年4-5月原油價格上升的影響在時間上滯后3~4個月才顯現出來的結果。2007年第4季度膠粘劑價格上升,這個變化也是原油價格上升引起的。盡管膠粘劑價格的上漲率低于油價,但油價的迅速上漲還會導致膠粘劑價格的進一步上升。 四、木材價格 從日本銀行"國內企業物價指數"看柳杉原木、制材、普通膠合板、集成材的物價指數變化。這些物價指數在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基本上沒有變化,但此后至2007年中期出現上升后又轉為下降。對這一變化,不能認為是原油價格的影響,而主要是2007年后半年住宅開工數量下降產生的影響。 五、結語 原油價格高漲不僅影響到木材海上運輸成本及膠粘劑價格,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到制造業成本,因此必須多方面關注油價動向。 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世界能源展望2007》一書中的預測,2006-2030年世界能源消費在高增長情況下將增長65%,低增長將增長35%,而且中國和印度將占據這一增長的主要份額。由于能源需求增加,原油儲量有限,油價很難大幅度下降。因此,避免原油價格風險,加快節能技術開發,對于木材工業十分重要。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