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關稅戰本質就是科技戰,在關稅戰的背景下,自主可控是主旋律。隨著貿易戰不斷升級,業界下調了對今年全球傳統有機硅需求的預測,單體原料供應端將持續過剩。近年來,有機硅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通過細分賽道、產品創新、全球多元化布局,體現了“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韌性和發展潛力。周一,特朗普政府就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的關稅問題釋放出一系列混亂信號,給美國貿易政策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預示著華爾街和華盛頓本周將再次面臨混亂。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上周五晚間發布的一份通知稱,電腦、平板電腦、蘋果手表、電腦顯示器、半導體設備和其他電子產品可豁免多項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以及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征收的10%關稅。但特朗普此后表示,豁免“對等”關稅的科技產品可能很快會面臨額外征稅。
本周上下游博弈升級,價格快速下跌,分化明顯。山東風向標企業DMC開盤價報12500元/噸,周環比暴跌1400元/噸,創近期最大跌幅;另一龍頭企業仍堅持14800元/噸的高位報價,但實際成交困難,凸顯市場信心不足。整體來看,實際成交價加速探底。市場主流成交價跌至13000元/噸,較其他企業報價(14000元/噸)低7.1%,形成“有價無市”局面,下游心理價位下探至13000元/噸以下,部分訂單采用“一單一議”模式。
庫存激增,需求冰點:供應端壓力凸顯:單體企業庫存增速超預期,部分廠商庫存周增超20%,降價去庫存成主要策略。需求端持續萎縮:下游企業采購意愿降至冰點,觀望情緒濃厚,僅維持剛性補貨,導致市場成交量環比下降超30%。價格底線爭奪戰顯示:上游挺價邏輯瓦解,前期企業聯合挺價會議效果曇花一現,目前挺價聯盟已實質性破裂,西南和山東率先降價引發連鎖反應。行業測算DMC的12500元/噸為多數企業盈虧平衡線,當前成交價已逼近邊際成本,進一步下跌或觸發大規模減產。
后市預測:震蕩筑底,博弈升級:1)短期走勢(1-2周):價格或下探12500-12800元/噸區間,但跌破12000元概率較低;市場將現“明穩暗降”現象,實際成交價差可能擴大至500元/噸以上。2)中期趨勢(1個月):若需求未現回暖信號,行業或通過減產保價重塑平衡,預計開工率將下調10-15個百分點;新能源領域需求增長或成關鍵變量,需關注下游細分市場動態。當前DMC市場已進入多空激烈博弈階段,價格短期內或延續震蕩下行,但成本支撐下探空間有限。建議下游企業采取“小單多頻”策略,上游企業需平衡庫存管理與現金流安全,行業洗牌加速背景下,單體企業需依靠技術升級與高附加值產品開發成破局關鍵。
DC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5%,達到3.049億部。三星出貨量6060萬臺,同比增長0.6%,市場份額19.9%。蘋果出貨5790萬臺,增長10%,份額19%。小米出貨4180萬臺,增長2.5%,份額13.7%。OPPO出貨2350萬臺,下降6.8%,份額7.7%。vivo出貨2270萬臺,增長6.3%,份額7.4%。其他品牌出貨9840萬臺,份額32.3%。
D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在“國補”政策疊加春節銷售旺季的拉動下,同比增長3.3%,達到7160萬部。小米出貨量1330萬臺,同比增長39.9%,市場份額18.6%。華為出貨量1290萬臺,增長10%,份額18%。OPPO出貨1120萬臺,增長3.3%,份額15.7%。vivo出貨1030萬臺,增長2.3%,份額14.4%。蘋果出貨980萬臺,下降9%,份額13.7%。其他品牌出貨1400萬臺,份額19.5%。
為了規避特朗普政府的關稅,美國進口商正急切尋找一種允許他們將商品存放長達五年而無需繳納關稅的倉庫。這種名為海關保稅倉庫的設施長期以來吸引著那些希望將商品靠近消費市場、但又想推遲繳納關稅的進口商。此類由聯邦授權的倉庫通常位于沿海港口附近,為進口商提供了更大的財務靈活性。保稅倉庫即便在正常時期,租金也相對昂貴,因為這類建筑面臨更多監管要求,而且貨主在貨物進出倉庫時都必須辦理海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