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搭臺",飽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的該省20多家鋼鐵及用鋼企業17日匯聚一堂,簽署多份戰略合作協議,決心一起控制企業生產成本"抱團過冬"。多位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部門此舉對處在困境中行業來說無異于"雪中送炭"。 湖北省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聚集了武漢鋼鐵集團、東風汽車公司、中鐵大橋局、武昌造船廠等一批大型國有企業。其中,武鋼、東風汽車、中鐵大橋局等企業分別位居國內該行業三甲。 受本次全球金融的沖擊,中國三大鋼鐵企業之一的武鋼自去年8月起,企業利潤逐月下滑,生產經營形勢日趨嚴峻。與此同時,東風汽車、武昌造船廠等鋼鐵行業下游企業,也面臨工業品出廠價格逐月回落,控制企業鋼材等生產成本十分迫切的境況。 根據湖北省近期制定的經濟振興規劃方案,未來5年鋼鐵、有色、石化、汽車、造船、裝備、輕工、電子信息等8大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工業化程度將得到大幅提升,由此還將產生大量的鋼材需求。 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搭建的銷售信息平臺,武鋼17日分別與東風汽車公司、中國南車集團、中鐵大橋局、葛洲壩集團、武昌造船廠等湖北省內的用鋼大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企業將在用鋼需求、產品研發、鋼材配送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從而節省產品運輸等方面的成本。 武鋼總經理鄧崎琳表示,經過50多年的發展,武鋼集團已成為具有3000萬噸規模的大型鋼鐵企業,產品涵蓋板、型、線、材,共計63個大類、177個系列、600多個品種,能夠滿足客戶從高端到低端需求。然而因多方面的因素,企業在湖北省內的市場占有率不足五成。 本次與湖北省內機械、汽車、輕工、造船、建橋等用鋼企業合作,武鋼一方面將向下游企業派駐客戶代表,設立直供渠道,為用戶提供選材、用材等個性化服務,并做到資源優先、價格優惠;為經銷鋼材的流通企業,提供資源、結算等方面的優惠;加快深加工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完善鋼材剪切配送體系,為用戶節省運輸成本。另一方面將加強與用戶進行信息溝通,努力開發適銷對路產品,大力調整品種結構,提高鋼材品質,不斷滿足市場和用戶需求。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