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人民幣升值放緩導致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下降。 前期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人民幣資產重估效應被認為是支撐中國房價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在中國經濟增長開始趨于下降的背景下,人民幣NDF價格已經出現貶值預期,相對美元資產而言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如果人民幣升值預期改變將促使熱錢拋售中國資產變現,進而對房價產生下降壓力。 總之,經濟周期下行將使房地產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對房價產生下降壓力,由于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來看泡沫程度不大,因此,全國平均房價未來調整幅度不會太深。 三、拉動內需與宏觀調控政策轉向 (一)拉動內需防止經濟過度下滑 針對宏觀經濟快速下滑的趨勢,國務院于2008年11月5日出臺了"國十條",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預計在今后兩年投資規模達到4萬億元,將每年拉動GDP增長1個百分點。隨后,地方政府也陸續宣布了共計約20萬億的投資。各主要商業銀行給予了積極的回應。 回顧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我國為了應對外需下降和經濟增長放緩,當時主要啟動了以公路建設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在銀行普遍"惜貸"的背景下,通過國債項目拉動銀行信貸起到了積極的效果。即使在加大公路投資的情況下,當2003年經濟周期開始上行時,仍然出現了"煤電油運"的瓶頸。可見,在經濟低迷時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既可以拉動了內需,也可以在經濟擴張時緩解經濟增長中瓶頸的制約加快經濟增長,同時對上述行業的信貸投入也成為商業銀行的優質資產,因此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會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當前超過2萬億元的鐵路投資計劃就是應對經濟下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切入點。當然,也有一些投資主體實力弱、經濟效益欠佳而社會效益良好的項目從財務角度看,銀行信貸支持的可行性較差。因此,還需要采取鼓勵多種投融資方式的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資金的積極性。 從已公布的計劃來看,拉動內需的措施主要還是集中在投資領域。對中國來講,當務之急還是要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想方設法拉動消費內需,比如:增加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通過減稅刺激居民消費、加大對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鼓勵居民消費。防止部分行業投資擴大后加劇產能過剩與需求萎縮矛盾的出現。 (二)宏觀調控政策轉向 針對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中央政府及時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調整,從2007年末的"雙防"轉變為2008年年中的"一保一防",目前工作重心又轉變為"保增長,促發展"。同時將前期執行的"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調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