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陰霾仍籠罩全球之時,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中國鋁業集團公司對澳洲礦石巨擘力拓拋出了195億美元的"大手筆"投資.雖然該宗交易或出于保證中國資源供應及降低力拓債負的"雙贏"初衷,但是否能夠物有所值,以及會否重蹈此前中國平安等海外投資失利覆轍等顧慮,短期可能仍將揮之不去.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鋁選擇在目前這個時候收購力拓核心資產是比較好的時機,但目前還很難判斷此次交易是否值得,中鋁對力拓的影響力和控制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從長遠看待其回報,而一旦成功則會給國內企業未來"走出去"提供示范. 一專業分析師表示,此次交易能否讓中國和中鋁都遂成心愿還要看此次投資的效果如何,"雖然中鋁今後要在力拓董事會中擁有兩個名額,而其話語權的大小對中國市場和中鋁的意義就會很不同." 中鋁將通過收購資產和認購可轉換債券向力拓投資195億美元,這是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的最大規模投資.一旦中鋁轉股後其力拓集團整體持股比例將由目前的9.3%增至約18%.此外,中鋁還將提名兩位非執行董事進入力拓董事會. 中鋁提供的新聞稿稱,公司本次通過溢價合理的收購價格入股力拓集團和資產兩個層面,將使公司有機會直接參與到全球頂級礦產資源的運營開發,分享各資產項目產生的豐厚現金流.中鋁在參股力拓鐵礦、銅礦和鋁資產之後,將相應組建三家合資銷售公司,各占50%的股權,負責本次合資項目的產品銷售. 要從長遠看回報 業界稱,由于中鋁與力拓的交易協議剛剛敲定,短期還無法看出中鋁在此次交易中的投資是否物有所值,但從邏輯上看,中鋁此舉將延伸并完善其產業鏈,掌控更多國內所稀缺的資源,對其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稱,"195億美元對于9%股權是高是低要看這個企業資源量有多大,企業的盈利能力.目前還很難評價,要從長期看."他表示,中國政府此次為中鋁海外收購提供大力支持,目前而言,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目的不是去控制,而主要是積累經驗. 從長遠而言,一旦收購成功其收益是顯而易見的,他強調,中鋁收回股權後,一旦國際礦價上漲的時候就能夠攤薄一部分成本;同時,在礦價談判和長期合作上亦將有更大馀地. 根據中鋁和力拓達成的協議,中鋁公司部分參股的力拓集團資產主要包括:澳大利亞哈默斯利鐵礦公司、韋帕鋁土礦、雅文氧化鋁廠及波恩電解鋁廠、智利埃斯孔迪達銅礦、美國肯納可銅礦、印尼格拉斯伯格銅礦和秘魯拉格朗哈銅礦等.其中智利埃斯孔迪達銅礦生產的銅可滿足中國五分之一的需求,哈默斯利鐵礦30%的產量將向中國銷售. 此外,中鋁公司與力拓集團後續還將一起就幾內亞西芒杜鐵礦、中國礦業勘探開發及其他>其他>其他潛在機會進行合作,而中鋁公司還將協助力拓集團探討在中國市場融資. 風險顧慮 盡管業內人士和分析師都看好中鋁收購力拓的長遠效益,但對于此次中鋁海外投資的風險也心存顧慮.但一些業內分析師分析,受金融危機影響,有色金屬市場在2009年難有起色,而力拓的負債率比較高,并購的成效就值得考慮. 另一位證券公司分析師也表示,現在的交易結構看,大部分還是力拓完全控制,包括一些力拓合作和變賣的資產,還是由力拓占有控制權,雖然該交易若獲通過,中鋁對力拓的經營影響肯定會有一些,不過提名兩位非執行董事進入力拓集團董事會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也不好說. 不僅如此,中國國企海外投資屢屢虧損的案例亦讓業界對海外投資和并購的風險尤為關注,尤其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并購面臨更大的風險,此次中鋁收購力拓資產,業界特別強調要關注力拓的高負債、市場低迷短期無法恢復等風險. 力拓是全球以市值計第三大多元化礦業集團,中鋁公司則是中國最大鋁業公司--中國鋁業股份的母公司.此前中國平安投資富通賬面虧損達約157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