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期,玻璃市場延續旺季特征。沙河地區基差較大,中游企業出貨積極性高漲。當前企業出貨呈現兩極分化態勢:中游供應環節出貨節奏明顯放緩,而下游終端市場出貨效率顯著提升。從深加工訂單數據來看,當前正處于環比改善階段,短期內這種向好趨勢仍將延續。整體來看,旺季需求根基穩固,玻璃行業產銷形勢向好。加之當前中游出貨渠道保持暢通,短期內庫存壓力可控,難以對玻璃盤面構成壓制。
3月以來,浮法玻璃、光伏玻璃日熔量均有所回升,但同比仍處于低位。截至4月11日,鋼聯數據顯示,國內浮法玻璃產能為15.85萬噸/日,環比持平,同比下降8.74%;光伏玻璃行業搶裝潮初現,日熔量從8.02萬噸的階段性低點回升至9.61萬噸。不過,由于前期庫存處于高位,下游采購仍持謹慎態度,市場成交規模雖環比增長2.67%,但同比仍下滑9.52%。
玻璃供應處于低位調整階段。浮法玻璃受利潤承壓影響,維持低開工狀態;光伏玻璃產能逐步出清,但需求好轉推動價格回升。截至4月11日,國內浮法玻璃開工率為75.42%,環比持平,同比下降9.78%。上周產線開工條數為224條,環比減少3條,同比減少32條。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穩住樓市”寫入總體目標,深圳、杭州等地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至231萬元,同時購房補貼、降低房貸利率等政策陸續出臺,預計可釋放約5%的需求彈性。然而,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3.7%,項目復工率僅23.5%,資金到位率不足50%,政策效果傳導存在明顯滯后。截至4月,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為7.8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5.1%,庫存去化周期達29個月,高庫存對玻璃價格形成長期壓制。
新能源汽車與光伏裝機增長為玻璃市場提供需求支撐。若“兩新”政策(設備更新、以舊換新)進一步加碼,有望打開需求新空間。
春節以來,浮法玻璃廠家庫存持續累積,最近4周小幅去化,顯示供需矛盾有所緩和。根據鋼聯數據,截至4月11日,全國浮法玻璃樣本企業總庫存達到6520.3萬重箱,較上一期減少0.8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目前庫存量仍處于近5年來的高位水平。
總體來看,短期庫存壓力依然存在,但已出現邊際改善跡象。若需求復蘇不及預期,高庫存將持續壓制價格,迫使企業加速冷修減產。
玻璃生產利潤持續惡化,正推動行業過剩產能加速出清。部分煤制氣企業仍在維持生產,行業整體開工率仍保持在75%以上。鋼聯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煤制玻璃利潤為117.28元/噸,成本為1078元/噸;石油焦制玻璃利潤為25.94元/噸,成本為1133元/噸;天然氣制玻璃利潤為-176.13元/噸,成本為1522元/噸。
若后續需求復蘇不及預期,玻璃價格或跌破1100元/噸(行業平均現金成本),進而引發更大規模的減產潮。隨著持倉快速下降,玻璃期貨2505合約將向交割邏輯轉變。從2504合約的交割情況來看,當倉單價格處于1150元/噸左右時,中游企業表現出一定的接貨意向。基于此,預計短期內2505合約在1150元/噸價位存在較強支撐。中長期來看,如果產銷持續走弱,2505合約價格將隨之下行。(作者單位:徽商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