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流動性行情的推動,股東減持也加速起來。作為1月份累計漲幅達到70%左右的大牛股金晶科技,近幾個交易日也現出了千萬股的大宗交易。 誰在密集拋售金晶科技? 上證所大宗交易信息顯示,2月16日-2月18日期間,金晶科技共發生了6次減持,其中2月16日有兩次減持,減持單價為11.8元/股,減持股數480萬股,共套現5664萬元;2月17日有一次減持,減持單價為11.35元/股,減持股數300萬股,套現3405萬元;2月18日有三次減持,減持單價為11元/股,減持股數820萬股,套現9020萬元。 上述6筆減持合計減持1600萬股,占公司總流通股本的4.4%,合計套現金額高達1.8億元。公告顯示,這幾次減持的賣出營業部均是國都證券上海中山北路證券營業部,而接盤方則各不相同。 這幾個交易日中,金晶科技股價雖稍有調整,但是相對于1月初的股價已經上漲了47%以上,大宗交易平臺上成交的1600萬股實質上已經在相對高位成交。 根據三季報顯示,公司的股權結構相當分散,持有金晶科技股數達到1600萬股的一共有5家機構。其中第一大股東淄博中齊建材有限公司在去年7月初已經作出承諾,將其持有的股份限售期延長至2012年,其它股東中除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外,均為機構投資者,所以如果減持方為同一人,那么很可能集中在浙商證券有限公司、諾安股票基金和上海漢晟信投資公司之中。 金晶科技具備諸多炒作題材 回顧金晶科技的股價拉升過程,要從公司的基本面談起。公司是玻璃行業的龍頭企業,經營的產品包括浮法玻璃、超白玻璃及上游原材料純堿等。其中超白玻璃的拓展領域是目前日益火爆的薄膜電池。該股在炒作上具備新能源概念,同時,超白玻璃在2月初還中標了上海世博會工程,成為世博會題材股--除此之外,券商研究員的推薦力量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月份以來,以興業證券為代表的研究機構出具了多篇報告力挺金晶科技,報告中全部給予了該股"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2月11日,在該股連續三個交易日觸及漲停板價,08年動態市盈率超過35倍之后,中信金通研究員顧杵還作出了這樣的點評:"公司在2月11日的交易日中表現強勢,股價超越我們的第一目標價位,雖然短期漲幅較大但股價仍有上行空間,這說明公司新能源屬性正在逐步被市場認可,給予‘持有’評級"。 薄膜電池概念遭質疑 如果說金晶科技的基本面真如此靚麗,那么公司股東為何要大幅減持呢?而且,這幾筆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均在在11-11.8之間,甚至遠遠低于公司第一大股東淄博中齊建材在此前承諾的減持價格20元。 根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資金追捧金晶科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超白玻璃在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應用。超白電池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建材領域,如能順利打開薄膜電池市場,下游的需求擴張相當迅速。那么國內的薄膜電池市場目前發展狀況又如何呢? 事實上,從市場實際投產狀況來看,相比于晶體硅電池,薄膜電池并不依賴多晶硅原料,因此性價比要高很多,也因此被認為是晶體硅電池的替代產品,盡管資金對太陽能投資日趨謹慎,但對于薄膜電池項目還是留有余地。而薄膜電池在產業化上也并不是毫無問題,晶體硅電池光電轉換率一般在15%-16%,最高可以超過20%的水平,薄膜電池的轉換率一直比較低,一般在6%左右,商業化無法實現較好的突破。 記者為了解金晶科技超白玻璃在薄膜電池上的具體投產狀況,致電興業證券研究員王金祥,得到的回復是,目前金晶科技的超白玻璃在薄膜電池上的應用尚未通過歐盟檢測,也就是說公司能否受益于薄膜電池都還是個未知數。 值得提醒投資者的是,隨著玻璃行業的景氣下滑,公司的其它主要業務浮法玻璃也面臨著困境,純堿業務能否在09年貢獻業績尚不樂觀,公司的全年業績應該不會有突出的表現。 隨著A股流動性行情的推動,股東減持也加速起來。作為1月份累計漲幅達到70%左右的大牛股金晶科技,近幾個交易日也現出了千萬股的大宗交易。 誰在密集拋售金晶科技? 上證所大宗交易信息顯示,2月16日-2月18日期間,金晶科技共發生了6次減持,其中2月16日有兩次減持,減持單價為11.8元/股,減持股數480萬股,共套現5664萬元;2月17日有一次減持,減持單價為11.35元/股,減持股數300萬股,套現3405萬元;2月18日有三次減持,減持單價為11元/股,減持股數820萬股,套現9020萬元。 上述6筆減持合計減持1600萬股,占公司總流通股本的4.4%,合計套現金額高達1.8億元。公告顯示,這幾次減持的賣出營業部均是國都證券上海中山北路證券營業部,而接盤方則各不相同。 這幾個交易日中,金晶科技股價雖稍有調整,但是相對于1月初的股價已經上漲了47%以上,大宗交易平臺上成交的1600萬股實質上已經在相對高位成交。 根據三季報顯示,公司的股權結構相當分散,持有金晶科技股數達到1600萬股的一共有5家機構。其中第一大股東淄博中齊建材有限公司在去年7月初已經作出承諾,將其持有的股份限售期延長至2012年,其它股東中除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外,均為機構投資者,所以如果減持方為同一人,那么很可能集中在浙商證券有限公司、諾安股票基金和上海漢晟信投資公司之中。 金晶科技具備諸多炒作題材 回顧金晶科技的股價拉升過程,要從公司的基本面談起。公司是玻璃行業的龍頭企業,經營的產品包括浮法玻璃、超白玻璃及上游原材料純堿等。其中超白玻璃的拓展領域是目前日益火爆的薄膜電池。該股在炒作上具備新能源概念,同時,超白玻璃在2月初還中標了上海世博會工程,成為世博會題材股--除此之外,券商研究員的推薦力量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1月份以來,以興業證券為代表的研究機構出具了多篇報告力挺金晶科技,報告中全部給予了該股"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2月11日,在該股連續三個交易日觸及漲停板價,08年動態市盈率超過35倍之后,中信金通研究員顧杵還作出了這樣的點評:"公司在2月11日的交易日中表現強勢,股價超越我們的第一目標價位,雖然短期漲幅較大但股價仍有上行空間,這說明公司新能源屬性正在逐步被市場認可,給予‘持有’評級"。 薄膜電池概念遭質疑 如果說金晶科技的基本面真如此靚麗,那么公司股東為何要大幅減持呢?而且,這幾筆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均在在11-11.8之間,甚至遠遠低于公司第一大股東淄博中齊建材在此前承諾的減持價格20元。 根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資金追捧金晶科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超白玻璃在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應用。超白電池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建材領域,如能順利打開薄膜電池市場,下游的需求擴張相當迅速。那么國內的薄膜電池市場目前發展狀況又如何呢? 事實上,從市場實際投產狀況來看,相比于晶體硅電池,薄膜電池并不依賴多晶硅原料,因此性價比要高很多,也因此被認為是晶體硅電池的替代產品,盡管資金對太陽能投資日趨謹慎,但對于薄膜電池項目還是留有余地。而薄膜電池在產業化上也并不是毫無問題,晶體硅電池光電轉換率一般在15%-16%,最高可以超過20%的水平,薄膜電池的轉換率一直比較低,一般在6%左右,商業化無法實現較好的突破。 記者為了解金晶科技超白玻璃在薄膜電池上的具體投產狀況,致電興業證券研究員王金祥,得到的回復是,目前金晶科技的超白玻璃在薄膜電池上的應用尚未通過歐盟檢測,也就是說公司能否受益于薄膜電池都還是個未知數。 值得提醒投資者的是,隨著玻璃行業的景氣下滑,公司的其它主要業務浮法玻璃也面臨著困境,純堿業務能否在09年貢獻業績尚不樂觀,公司的全年業績應該不會有突出的表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