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引發出口下滑,我國開始反思自己的經濟發展模式。過去的30年,為了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不惜犧牲環境,以廉價產品源源不斷地供給他國。我國不但是一個制造中心,還是一個物流中心,資源和產品在這里匯集。相應地,我國已有的跨國并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關鍵的原材料。 但這一模式有可能從2009年開始的5年內發生改變,產品升級迫使國內企業提高對研發的重視,跨國公司研發能力也在加快向中國轉移,未來的跨國并購,針對核心技術與能力的并購將會越來越多。 行業分析師們表示,全球涂料工業的并購活動與過去幾年相比有所降低,但仍將持續活躍。國際涂料巨頭將轉向收購一些中小型的涂料企業以及那些擁有專利技術或生產線的公司。當然,面對國外一些涂料公司,我國那些擁有相當規模,并具備一定能力的企業可能會出手。如改革開放之初外資企業通過合資的方式曲線進入中國企業獲取中國市場一樣,中國企業同樣可以通過曲線方式進入國外企業以獲取其關鍵技術,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將加速到來。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