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和沖擊,任何行業都難以躲過,耐火材料行業也不例外。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于我國冶金、建材、有色金屬等行業的生產運行形勢突變,導致下游行業耐火材料市場供需矛盾出現,進而迫使部分耐火材料企業停窯、限產,有些中小企業因訂單減少,資金回籠困難而被迫停產。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度過難關,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保證了國民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那么,2009年耐火材料行業的總體運行狀況會如何?帶著一些問題,記者走訪了中國耐火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殿利。 記者: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國主要原料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耐火材料行業的總體運行情況怎樣?突出問題有哪些? 徐殿利:2008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特別是第三季度以來,全球經濟形勢急劇惡化,耐火材料行業也未能獨善其身??傮w上看,2008年耐火材料行業生產運行平穩,耐材產量2417.48萬噸。其中,致密定型耐火制品1554.08萬噸、隔熱耐火制品47.20萬噸、不定型耐火制品816.20萬噸。致密定型耐火制品中:黏土質磚366.72萬噸、高鋁質磚277.16萬噸、硅質磚212.39萬噸、鎂質磚143.79萬噸、特種耐火制品381.55萬噸(其中,鎂炭磚、鋁鎂磚263.90萬噸)。2008年,耐火原材料進出口貿易運行平穩,全國耐火原材料進出口貿易總額22.85億美元。其中,出口貿易額21.46億美元,進口貿易額1.40億美元。 耐火材料行業生產運行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上半年由于原燃材料的大幅漲價,致使耐火制品生產企業利潤空間大幅縮小;二是2008年年底的兩個月,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生產需求急速回落,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行業面臨嚴峻挑戰。 記者:200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了"保增長、促內需、調結構"的總體方針,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仍在擴大,進入2009年以后.耐火材料行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應對金融危機帶來困難,以保證行業健康、平穩的發展? 徐殿利:對耐火材料行業而言,2009年將是更富有挑戰性的一年,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對此,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以正常的心態面對當前的形勢,在挑戰中找機遇、謀發展。面對今后的嚴峻挑戰,耐火材料生產企業要高度重視和對待以下問題: 一是要堅定信心,積極應對挑戰。 經濟危機是伴隨經濟發展周期而出現的,今后還可能發生,國務院常務會議制定部署的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必將有效地促進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二是要嚴格控制生產總量。 把總量控制和品種結構調整結合起來,耐材產品本來就存在結構性過剩的問題,在目前形勢下顯得更為突出。因此,耐材企業一定要嚴格控制生產總量,堅決實行以銷定產,把企業的著眼點轉移到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上來,結合本企業的自身實際,積極推進企業的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能力,以品種、質量求發展。同時,要嚴格控制新上項目和盲目擴大生產能力。 三是要自覺規范市場秩序,堅決杜絕低價競銷。 堅持產品價格低于制造成本的堅決不生產,不出售;保持耐材產品價格的相對穩定,在非常時期特別要注意防止競相殺價等不正當競爭,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耐材市場秩序和環境。沒有合同堅決不生產,寧可減產、限產也必須嚴格控制企業的合理庫存量,以緩解生產流動資金。不給貨款堅決不發貨,堅持誠信第一,絕不能形成新的三角債。 四是要增強成本意識,強化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產品制造成本、擴大利潤空間。 嚴格控制企業財務、管理和銷售3項費用,努力降低采購成本,按過緊日子的要求,精打細算、嚴格管理,千方百計地減少各項費用支出,盡最大努力把生產制造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是要抓住有利時機,積極主動地推進企業聯合重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特別是大型重點企業,要抓住機遇,通過競爭、兼并、控股等方式聯合重組,調整和優化結構,促進競爭能力的提高。 六是要增強憂患意識,緊緊跟蹤國內外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對策,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各耐材企業要積極主動跟蹤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對策。中國耐材協會也將在今后一個時期,安排專人專門收集、整理國內外市場變化情況和信息,特別是下游行業的生產經營運行情況,及耐火材料進出口貿易等信息資料。通過協會網站、雜志及信函等不同渠道及時反饋給會員企業,為企業及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記者:您認為耐火材料生產企業在新的一年里應該怎樣把握形勢,謀求發展呢? 徐殿利:我個人認為,市場需求的好轉要有一個過程,也肯定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各生產企業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解近憂、謀發展,密切跟蹤市場變化,主動調整生產節奏,把握本企業的經營策略,盡最大努力減少損失,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