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業最大案:果敢臺升抗擊成功 2003年7月,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木制臥室家具提起"反傾銷"訴訟,大嶺山的家具企業成為了"反傾銷"首當其沖的受害者。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陳寶光說:"美國對我們提起的這個木質臥房家具的反傾銷,這筆當時是高達10億美元。這個應該說是我們國家加入到WTO最大的一筆,就是金額最大的一筆反傾銷訴訟。" 第一次被扣上"傾銷"的帽子,中國的家具企業感到了恐慌。臺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山輝說:"如果在一個競爭的狀態之下,你公司被扣了反傾銷稅,而別人沒有反傾銷稅,對公司的傷害將是很大的,因為你已經喪失了競爭力。那如果整個中國的業界被扣了一個反傾銷稅以后,等于中國的家具業就從此沒有辦法跟其他>其他>其他國家來競爭。" 郭山輝作為中國家具企業應訴第一人,用最快的速度聯絡了中國家具行業的從業者,在東莞成立了"中國家具業反傾銷應對委員會"。"要打贏這場仗,一定要聘請到對的這個律師,還要花很大量的金錢。所以那個時候呢,我個人也是以身作則,我就出了一部分的資金。然后同時也號召所有的各種同業們一起來出錢。" 郭山輝和同行籌集了158.9萬美元,開始艱難的應訴之路。"那時候我們家具業第一次的初判就只有24%點多的一個稅率,所以我們應該算是打了一場勝仗。" 2004年12月,美國公布"反傾銷"終裁結果:除了臺升等一小批積極應訴的企業以外,東莞大多數未應訴或應訴沒有被通過的企業被定以198.08%的高稅率。裁決結果出來之后,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木質家具企業銳減900家,僅剩下100家。 印度浮法玻璃反傾銷這里的反抗靜悄悄 2002年7月,印度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尼的浮法玻璃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03年8月,印度對此案作出肯定性終裁;2007年12月,印度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尼的浮法玻璃進行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 2008年12月2日,印度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尼的浮法玻璃作出反傾銷日落復審終裁:對原產于中國的涉案產品征收133美元/噸的反傾銷稅,對印尼的涉案產品征收81.21美元/噸的反傾銷稅。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70050000。在本案中,沒有中國企業應訴。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