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投入4萬億資金拉動內需,2009年年初又出臺十大產業調整計劃,以促進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涂料行業來說,中國三四級縣鎮鄉農村市場的潛力巨大,可是面臨的現實問題是,產品卻很難分下去,因為某個渠道環節被經銷商所控制住了。很多渠道商在控制分銷零售點的同時,也限制了廠家的發展。這不是說渠道控制了廠家的網絡,而是企業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市場建設沒有按市場的發展規律來做。 比如說企業在產品需求量增大的時候,應該去做滿足市場開拓的工作,但由于當時企業沒有意識到,卻反而做起了品牌建設的工作,去盲目的在已經占有的市場建形象店或專賣店,因而沒有快速的達成市場滲透和網絡建設。所以,企業接下來再怎么做廣告,產品也很難滲透下去,于是只能利用渠道商來幫自己解決市場的網絡覆蓋問題。而經銷商的發展也正好的迎合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需要。經銷商發展的不行,你的企業也不行;經銷商發展的好了,你的企業也自然得利。在這種慣性下,自然有很多中小企業便干脆放棄了自身的網絡建設,依附于渠道商而獲得生存。 但問題是,在賣方市場下或者企業稍有風吹草動,也或者渠道商稍有不順,渠道商便開始同時經銷很多廠家的產品,一是可以掙更多錢,二是為了避免吊死在一棵樹上。總之,渠道商可以換來換去裝很多產品,市場也總是有的,但廠家卻不行。 很多人還堅持著認為渠道網絡就是市場,可如果消費者沒有需求,你的網絡再多也是沒用的。消費者的需求是由誰來啟發的?是企業,而不是經銷商,經銷商只是完成企業在消費者面前的展示和售賣工作。如果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買的不方便,企業就要把網絡鋪的更細,讓消費者覺得更便捷。 經銷商考慮的只是他的擴展行為,往往要求以低價促進銷售。問題是你即使給了他最低價,他永遠也覺得不是最低的,而當所有東西都達到最低價的時候,品牌也就消失殆盡了,那經銷商也會死掉。所以說,市場應該是企業的市場,經銷商應該幫助企業來服務這個市場,否則不僅企業的品牌遭受打擊,經銷商也不能幸免。要知道,當企業都沒有錢去教育和啟發市場的時候,經銷商更不可能具備能力去教育和啟發市場。 如何能夠讓經銷商和涂料廠之間的利益均衡,最終達到共贏,需要雙方都做出努力,一方面渠道經銷商在控制銷售量的同時也要提升百姓對產品品牌的認知度,涂料廠則需要在推廣方面大力支持經銷商,雙方為了共同的目標向前走,這樣才能夠保證收益,必將促進渠道經銷商銷售及涂料廠品牌及銷售額的提升,獲得共贏。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