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產業的困境在于或大或小、數以千計的門廠聚集于此,有一定業內影響力,卻在跟東北、珠三角、長三角的木門產業集群相比時,往往只給人留下面容模糊、特征不明的印象。 若論宏觀思路,川門不及北門(泛指黃河以北的木門)那么灑脫大氣;若論細節工藝,川門又比不上珠三角的同行那么精益求精。品牌、渠道一窮二白的四川木門,你滿足于偏安一隅、外"狼"逼近的現狀嗎? 短腿走路難逃"劫數"不能等"整錯了"才從頭再來 "這次隨團赴京考察了TATA木門之后,我突然發現自己過去似乎‘整錯了’。"當一位經營木門已超十年之久的老總略帶沉痛地說出這句話,記者似乎看到川門老總悲哀的縮影。 "長期以來只在小圈子內搞窩里斗的結果,讓四川木門喪失了產業鏈條競爭的優勢。"對"內訌"有著切膚之痛的德開木業總經理葉雨認為,"我們既不像近鄰重慶有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的企業誕生,也不比北京、廣東等地擁有多個強勢品牌起到當地門業提升的帶動作用。" 金融危機的到來,似乎讓木門品牌一夜之間都意識到全國市場的重要性,只有足夠強勢的渠道才能在每一波經濟低潮期為企業化解銷售壓力。這一現狀使得原本安于西南區域的川門感到了痛苦,"我們只能在產業鏈的生產環節賺到10%~15%的利潤,這種最低端的地位將在全國強勢品牌哄搶蛋糕之后更加明顯。"多家川門代表如是抱怨。 對于四川門業來說,短期之內實現華麗轉身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奢望。"雖然早在2007年年底四川木門專委會成立之時就提出產業升級,但通過我們調研發現,川門短腿走路的局面短期內還無法改變。"九正傳媒CEO汪注女士說。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從頭再來。"這句歌詞雖振振有辭,但在眾多門業經營者看來不過是一句笑談。要知道,木門行業進入成本不高,但就算是三五年的門業新丁也必定動輒千萬計的資金投入,要想撤出或是從零做起的斷臂之痛豈是"從頭再來"能一語帶過的。如果川門在近兩年內還不能實現思維轉變、觀念提升,下一波市場化浪潮的洗禮將是面容模糊的四川門企,尤其是資金困難、品牌缺失、可替代性強的中小門企一場無法避免的生死劫。 招商峰會"空降"救援 四川門企結束"一個人的長征" 品牌、渠道一窮二白的四川木門正經受著資金鏈條、品牌培育、終端建設等多方面問題的煎熬,許多企業不得不"一個人在戰斗"。 汪注細數了川門品牌"長征路"的艱巨:一、品牌的培養需要長時間和資金的投入,而當前需要解決的是如何生存的問題;二、產品沒有技術含量,設計抄襲嚴重;三、四川造木門沒有形成產業優勢,與東北造、廣東造無法相比。 一些意識覺醒的川門正在"一個人的長征"路上跌跌撞撞。"要扭轉外界對四川木門的印象,我們自身必須有準確定位,在這樣的前提下,單靠我們一家之力顯然是不夠的。"剛在北京門展上與潤成創展、TATA、夢天等一線品牌同臺競技的千川木門董事長駱正仁表示,現在四川木門企業已經認識到品牌建設和渠道擴張的重要性,但這顯然是短期內難以順利突圍的生存困境。 參加了2008年近10場全國巡回式招商峰會,不少四川木門已經在省外重點地市建立了經銷網點,結束了沒有網點、無法扎根的生涯,"招商峰會首先著手解決了‘知道’的問題,但鞏固品牌是廠家更重要的職責所在",汪總表示,四川木門不能只發展經銷商,忽視了對經銷商后續的培育、扶持和管理工作,"2009年我們重啟招商峰會的引擎,讓四川木門借此鼓舞渠道信心、遞進經銷商情感,并幫助其建立二級網點,真正解決讓經銷商‘賺錢’的問題。"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