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鍍膜玻璃的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能源危機越來越凸顯,階段性的能源緊缺已經發生。各國針對能源的爭奪、摩擦不斷,開發新的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的開發和使用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視,節約能源和創造可再生能源成為全世界的共識。建筑作為能源消耗大戶,切實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如何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建設"綠色標準建筑"已成為節能減排的重點。 中國如何在20年時間實現西方國家花了近百年時間實現的建筑節能目標,關鍵在于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技術的選用。尤其是玻璃,它是建筑能耗的主要出入口,若采用新型低輻射Low-E中空玻璃,不僅老建筑更換方便,而且新建筑可廣泛采用,建筑成本適中。建筑節能實現的關鍵點之一在于使用節能玻璃,尤其是Low-E鍍膜玻璃。現代建筑的趨勢是采用大面積玻璃甚至玻璃墻體,中國現有建筑面積超過400億平方米,大多數節能表現不理想,有130億平方米需要立即改進并盡快得以實施。到2020年計劃新建建筑物總計300億平方米,以上巨大的工程需求更多的節能玻璃,若采用節能鍍膜技術尤其是Low-E中空玻璃,將會給Low-E相關企業創造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利益。 薄膜光伏電池組件技術屬于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發展時間較短,但發展迅速。2004年德國政府光伏財政補貼引爆了光伏產業,光伏產業強勢需求造就了多晶硅原料企業的超高利潤。2007年美國FirstSolar的亮麗表現則帶來了薄膜產業的新紀元,1.3美元/瓦的低成本,11%左右的轉換率,歐洲北美的巨額訂單,不受原料限制的大規模生產成就了FirstSolar的高利潤、高收入、高可靠的盈利預期,也促使業界發現屬于薄膜時代的來臨。在過去的2008年和現在的2009年,全球光伏產業最為火熱的環節就是薄膜領域,不斷有新的項目發布或者投產,新增訂單不斷,除了美國Firstsolar,日本夏普也開始大規模投入薄膜領域,而德國的Q-CELI、肖特等也大力投入薄膜事業,臺灣幾乎瞬間投入了超過10個薄膜項目。國內的非晶硅企業拓日新能源順利上市,新澳集團高調介入等等都顯示薄膜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和關注;薄膜自身的優勢和低成本也將會是光伏發電成本下降的一大主要驅動力;盡管短期內晶硅電池依然會是主流,但長遠來說,它可以和Low-E玻璃結合使用在現代綠色建筑中,創造綠色生態一體化建筑,同時不排除薄膜才是光伏發電成本媲美傳統能源的功臣。 總的看來,Low-E鍍膜玻璃和薄膜光伏玻璃將成為市場的主流和發展趨勢,將為實現節能、環保和綠色能源的建筑光伏一體化綠色建筑起到決定性作用。市場需求大,發展潛力好,順應節能減排政策要求,是建筑鍍膜相關生產企業的重點,為更好地維護建筑鍍膜市場的健康發展,各生產企業需重點關注以下幾方面。 一是關注企業的可持續技術發展能力,要具備一定的新產品新技術開發能力。二是加大產品檢測設備投入,提升產品檢測手段,提高產品的質量。三是結合市場形勢,淘汰落后工藝,及時調整公司的產品結構。四是根據企業自身條件,打破常規看法,不是設備越大越好,不是進口設備一定比國產設備好,而要根據企業市場的對象和市場份額有針對性地去選擇,只要使企業適應相應的市場領域和層次,企業才會不斷壯大和發展。五是注重企業軟硬件結合,三分設備、五分技術、兩分管理,其中技術是未來企業生存的關鍵點。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