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居然之家麗澤店“買家具建材送家居飾品”,多買能多折;明天起,新開張的紅星美凱龍朝陽路商場“開門白搶”并抽取幸運者分獲置家基金;上個月底,東方家園舉辦了家具滿3000元送1000元活動;上周末,常常打折的一統國際家居再次于其店中進行特價銷售,指明為了年底沖銷量部分產品最少直降70%;而FINE家具已將1月3日全場家具及飾品最低4折起的短信發給了許多潛在客戶;美標衛浴也于近日在其店面擺出一套特價實木潔具+浴室柜套裝,供消費者采買……
繼今年五一、十一等節假日的輪番“瘋狂”價格戰后,時至年底,眾家居賣場和商家們再次行動起來,企圖用“跳樓價”開啟2011年家居市場的最后一個“旺季”。
然而,或為完成任務好交差,或為延續人氣充場面,或趁此機會暗藏貓膩,某些表面看來無比誘人的價格背后,其實有一套商家自己的“促銷模式”。對于如何誘敵深入,以達到自己的終極目標,無疑是多數商家的拿手好戲。
不過,有時商家的“誘敵”策略對消費者而言也是機會,如果產品質量和狀態不變,價格卻能越降越低,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一擊即中型:給出超低價賣出一件回一件的錢
現在采買家居產品雖然促銷活動多了,折扣力度也大了,但碰到“繞口令”一般的促銷內容消費者還是被哄得團團轉。相比某些舍簡取繁的商家而言,有一部分商家到了年底,為了盡快走貨避免滯銷,更愿意直截了當地給出一個“超低價”,心里期望著賣出一件就能回一件的錢。
讀者郭小姐上周就遇上了一個折扣給得過于痛快的商家,特向本報詢問是否可以信任。原來,郭小姐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都能路過幾間大小不等的家具店,這些店內的產品定價中等,但平日里的促銷活動并不多。但上周下班再經此地時,郭小姐發現有幾個店面紛紛打出“年底散貨超低價”的牌子,往常折騰半天只能打7、8折的東西,現在4折左右就能拿下,且無附加條件。
專家解讀:
無名小店的“促銷戰”難保質量和售后
市場火的時候不打折各家居品牌門前也是人滿為患,但市場冷清時“打折攬人氣”無疑成了多數商家無奈下的必為之舉。然而,這割肉灑血、降低利潤的被動之舉自然存在含金量高低的問題。意風家具軟體事業部總經理鄭桐濤提醒消費者,多數在正規賣場中有展廳,或擁有規模較大獨立店的家具建材品牌,由于受到賣場監督與管理,所提出的低折促銷活動真實性較高,折扣產品的質量和售后問題也能經得住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