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正像劉總所言,我們在選材的時候是考慮投資還是考慮全壽命周期,還有就是對產品的議價能力,其實我相信在座很多供應商,一說開發,就會說低價中標,咱請費總站在開發商的角度給我們講講合理低價中標的看法。
【費翔】:任何時候,開發商都希望產品好,價格便宜,每個部門都站在每個部門的角度來看,比如做技術的,就盡量保證質量、外觀等各方面,營銷需要賣點,那么招采呢就需要成本控制。
【主持人】:之前在參加活動時聽說,萬達廣場現在基本都在采用智能遮陽技術,這類型的遮陽技術,可以根據日照做出合理變化來達到遮陽效果,您是如何看待的?
【馮永良】:這屬于LOW-E智能控制中的一部分,創明目前和廣東和通電子研發LOW-E智能,根據太陽光的照射以及它感應到的太陽光照射的強度對遮陽產品進行調整,日入例如早上的時候,辦公室的太陽光感到刺眼,它可以根據氣象站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調整,這在呼吸式幕墻里用到的最多。
【主持人】:開發商在做大型商業地產項目的時候,立面設計效果相信已經很成熟了,但是如何在達到設計效果的同時,如何兼顧節能性?
【劉軍】:我們在座的都有這種感受,出去吃飯時很多人不建議靠在窗戶邊,雖然靠在窗戶邊能看到外面的景?因為感覺到后面是熱的,這體現的是現代的一個深層次問題,這也是建筑行業一直在爭論的一個問題:玻璃幕墻、玻璃采光頂的熱環境問題,這時候體現出來,我們所針對的節能是針對那部分?
要想節能,就是傳導、對流和輻射之間一個比值,在門窗是這樣,在中空玻璃上也是這樣。輻射,現在在玻璃的技術上體現出來的有雙銀玻璃、三銀玻璃等。在建筑學中,暖通空調好的是,在整個大型商業建筑需要配多大的工藝來控制住室內的溫度,但這個時候就要考慮,這個能僅僅是對流能、傳導能還是輻射能,這些輻射能哪來的,通過玻璃在控制的是哪些,這些我們需要理解。
現在全世界在玻璃上,有一家最新的美國科技公司,它把玻璃表面做成叫金屬氫合金鍍膜,我們現在做的LOW-E等,都是鍍銀,最好鍍的是金,但是它鍍的是氫合金,根據太陽的照射不同調整它的吸熱率,使人體感受舒適。現在國內建筑節能因為體系確實比較慢,尤其是玻璃行業,由于當時沒有考慮到太陽光輻射后,地面物體、周圍環境吸收了太陽能之后再輻射出來的能量的值。實際上,這個情況在沈陽還好,即使到了中午,水平的紅外輻射也不會超過120,但是像在北京,到了中午,水平向的輻射能至少在1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