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我國鋼結構建筑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繼2022年鋼結構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后,2023年產量再創新高,達到1.1億噸,2024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這是記者近日在唐山舉辦的首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創新成果推廣交流會上獲悉的。本次大會以“促進產業協同創新引領發展”為主題,旨在推動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協同發展,宣傳推進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來自全國鋼結構行業眾多專家學者、企業家等共同探討鋼結構建筑與鋼鐵產業協同發展的新舉措、新思路。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張成中,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夏農,中國五礦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中冶集團董事長,中國中冶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建光,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武振,唐山市政府副市長劉浩峰,中國二十二冶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斯浪等出席大會。
陳建光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中冶是中國鋼鐵工業的開拓者和主力軍,也是國內最早進入鋼結構行業的建筑企業之一,在鋼鐵冶金先進工藝、智能制造、綠色轉型等方面取得大批創新成果,能夠為廣大客戶提供鋼結構產業“設計、制造、施工、運維”全鏈條、定制化綠色智能整體解決方案。此次交流會不僅為行業發展搭建了創新成果轉化的“高速路”,更將凝聚全產業鏈合力,為破解“卡脖子”難題注入強勁動能。
劉浩峰表示,近年來,唐山做大做強精品鋼鐵、高端裝備制造、綠色建材等主導產業,有支撐鋼結構建筑發展的產業基礎、推進鋼結構住宅建設的試點經驗、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廣闊市場。誠摯邀請企業家、行業專家深入考察,推動鋼結構產業在唐山布局、創新技術在唐山轉化,打造鋼結構建筑的唐山樣板。唐山將拿出最好資源,提供最優服務,創造最好環境,全力支持鋼結構產業項目快落地早見效。
夏農作題為《產業協同創新引領促進鋼結構建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指出要把握“好房子”建設機遇,深刻認識鋼結構建筑發展的重大意義;健全完善鋼結構建筑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提升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質量和水平;推動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創新成果應用,激發創新活力,以守正創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引領鋼結構建筑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將一如既往地做好產業合作的橋梁和紐帶,致力于構建鋼鐵-鋼結構-建筑-房地產的產業融合生態圈,加快推進產業融合和協同創新,力爭在鋼結構建筑提質增效方面有所突破,為建設“好房子”貢獻鋼鐵力量。
本次會議上,23家單位分別圍繞鋼結構產業發展作創新成果報告,其中中國二十二冶分享了《“快·綠·智”中冶鋼結構好房子的未來建筑公式》及《鋼結構數字化應用實踐與探索》創新成果,并舉辦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產品展覽,集中展示了全國多家企業的創新成果與產品。
中國二十二冶是國家鋼結構制造特級企業,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最新建造的全裝配式研發樓,集零能耗、零碳、綠色建筑、健康建筑標準于一體,采用創新裝配式鋼結構體系,實現19.5米大跨度,20天高效完工。做到高效建造與快速交付的奧妙在于,采用全預制裝配技術與裝配式裝修,構件100%工廠預制,現場“二天一層”,隔墻模塊化拼裝效率提升3倍,裝修周期縮短70%,建造周期提速300%。
該公司深耕“冶金、化工、民用高層、大型場館、橋梁”等領域,爭做國內一流的“綠色低碳鋼結構系統集成服務商”與“冶金工程總承包服務商”,建設了北京鐵路樞紐豐臺站改建工程(站房)、北京國貿三期A階段工程等一大批高質量鋼結構精品工程。其不斷推動科研創新和施工實踐,提高熱軋型鋼產品在鋼結構建筑中的應用比例,解決型鋼利用率低、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在多個項目施工生產中應用PKPM-CES碳排放計算軟件,大幅提升施工過程中碳排放計算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