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目前,我國玻璃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節能減排技術差等問題,制約著行業的發展。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轉型升級、優化存量是化解產能過剩的有效途徑,也是行業提升的必然要求。
據了解,我國玻璃行業雖然總量居世界第一,但生產過度分散。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排頭兵企業。行業仍然呈分散競爭狀態,不僅抗御風險能力弱,而且在技術進步、淘汰落后產能、市場協調等諸多方面缺乏引領的抓手,不利于行業的整體進步。
產能過剩制約行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平板玻璃行業應屬“結構性過剩”。真正過剩的是那些技術裝備落后、低效和能耗、環保不達標的產能。如果這部分產能被淘汰,產能利用率必將得到提升。當前除徹底淘汰落后的格法(含平拉)工藝之外,一些規模小、質量差、改造成本高、能耗和環保不達標的浮法玻璃生產線也應被列入淘汰范圍。過去一些企業具有地域優勢或通過使用劣質燃料—石油焦、煤焦油等,其成本低廉,但隨著一些地區新線建設以及環保制約增強,上述優勢將逐步消失,市場呈現公平競爭態勢。
節能減排技術亟待提高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產業政策要求,平板玻璃燃料應采用清潔能源和高熱值燃料。目前國際上大多以天然氣為燃料,部分采用重油;我國目前使用燃料品種較為復雜,特別是部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采用石油焦、煤焦油等高污染劣質燃料。
采用劣質燃料,一是影響產品質量。玻璃熔制的特點是燃料與原料直接接觸,燃燒殘留物對產品質量影響大。特別是石油焦中含有少量重金屬,對窯體侵蝕嚴重,殘留在玻璃中的重金屬會導致鋼化玻璃“自爆”。二是對環境污染嚴重。采用石油焦、煤焦油等燃料,碳排放強度是天然氣的2倍,而且大多又未采取治理措施。
據了解,節能減排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為此,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三批)》、《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工信部規[2011]513號)等,針對玻璃行業節能減排出臺了《平板玻璃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和《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但在執行過程中始終存在監督檢查不力、執行力度不夠和地區不平衡等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轉型升級、優化存量是化解產能過剩的有效途徑,也是行業提升的必然要求。由于體制及利益原因,行業技術創新還沒有形成合力以及投入偏低造成儲備不足,使得行業進步缺乏充分的技術支撐,優化存量實施非常艱難。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玻璃產業鏈短,附加值低,深加工不足;另一方面,部分關鍵工藝和裝備水平偏低,制約著新品種、新材料開發和質量提升。因此,玻璃行業想要徹底化解產能、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