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目前中國木門行業(yè)現狀是標準木門與定制木門呈“三七”格局,主流市場仍然是定制木門,很多人預測未來木門市場必然走向標準化,覺得木門標準化才是大勢所趨。鑒于木門市場的實際現狀來看,標準化木門還是有一定的發(fā)展阻礙,木門標準化時機還未足夠成熟。
首先是標準化生產木門質量更容易把控。定制木門看似“量體裁衣”,滿足個性需求,實際上,這種定制產品最易出現問題。木門定制的關鍵在于尺寸,測量及生產過程中尺寸出錯幾率相對較高。一單一生產需要大量大量人工作業(yè),不能最大限度利用資源,浪費巨大。此外,定制木門生產周期長,還將影響裝修進度。用機械流水線生產代替人工勞作,以標準尺寸進行設計生產或將改變木門行業(yè)的現狀。
其次是標準化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木門標準化生產具有供應及時、生產周期短、節(jié)能環(huán)保、機械化程度高、成本低等優(yōu)點。相比之下,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存在生產環(huán)節(jié)過多、出錯率高、生產周期長等問題。目前,市場上已有標準化生產的新式木門,受到不少客戶的青睞。隨著標準的開始完善和市場的不斷成熟,進行標準化生產的企業(yè)也將越來越多。
最后標準化生產便于維護消費者權益。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木門原有的行業(yè)標準不具有強制性,影響力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規(guī)范整個行業(yè)。木門行業(yè)進入門檻低,缺乏規(guī)范,消費投訴也呈逐年上升趨勢。面對市場上各種木門產品,消費者可謂挑花眼,木門標準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將更利于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但是鑒于木門市場的實際現狀來看,標準化木門還是有一定的發(fā)展阻礙,木門標準化時機還未足夠成熟。
首先是差異化需求仍占據主要市場。定制化木門,其實是一種木門產品的差異化戰(zhàn)略,它能滿足一部分有特殊需求的客戶。如果拋開價格因素,定制化也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體驗,比如某木門品牌對原材料、油漆工藝、營銷服務、售后服務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其產品和服務的全面升級給消費者帶來的就是一種增值服務。這種差異化需求會變化,但是永遠都不會消失。
其次政策缺失,短期內難實現。中國商品房的門洞尺寸不統(tǒng)一,木門只能是個性化定制,國家標準的缺失使得木門產業(yè)化發(fā)展成為空談。雖然有跡象表明相關部門將會統(tǒng)一全國商品住宅門洞大小,但是這一政策到底何時能夠實現當前還很難有定論。而且門窗定制化已經深入消費者內心,消費者接受程度也是個問號。如果門洞尺寸真正統(tǒng)一,木門標準化時代就將來臨。
然后定制木門有利于產品研發(fā)。實木門定制有利于加速產品開發(fā),在傳統(tǒng)營銷模式下很多木門定制企業(yè)的設計師閉門造車,只是根據簡單的市場調查進行產品開發(fā),設計出來的木門定制局限性很大,很難滿足大眾需求。而在定制營銷中,設計師有很多機會與消費者面對面溝通,很容易知道消費者的要求,進而能開發(fā)接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