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底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家具出口 鼓勵政策,先后提高了部分家具的出口退稅率,將家具類從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中剔出,并暫停家具產品加工貿易保證金臺賬"實轉"政策。但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擴散的情況下,政策的促進作用并不突出,出口市場依然蕭條。 業內專家分析,主要原因首先是國際市場需求大幅萎縮。據記者了解,我國家具主要出口美國、歐盟和日本。然而在去年秋季廣州、上海兩大家具展上,展會接到的國外訂單較上年秋展減少了一半左右。為防范信貸風險,不少出口廠商也都只簽訂短期合同,增加了出口的不確定性。 另外,成本上漲也給出口增加了壓力。據了解,我國原木最大進口來源地俄羅斯從今年1月起上調原木出口關稅至80%,且每立方米不低于50歐元,我國家具用材供應日趨緊張同時價格攀升。此外,我國自去年11月起取消了邊境小額貿易項下進口折半征稅的優惠政策,原木進口增值稅率升至13%,由于我國半數以上原木均以此貿易方式進口,因此對家具原料進口影響較大。 鋼材出口繼續下滑 調控政策有待觀察 今年以來我國鋼材出口延續上年的跌勢,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鋼材出口降至156.2萬噸,創2005年11月以來我國鋼材月度出口量新低。 為增強我國鋼材的出口競爭力,國家從去年12月起取消部分鋼材出口關稅,今年1月起又取消鋼材出口許可證管理制度。但2月份取消出口關稅的67個品種鋼材合計出口量同比下降63.8%,由此可見,我國鋼材出口的形勢依然嚴峻,政策實施效果仍然需要進一步觀察。 業內人士分析,除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外,貿易保護主義強勢抬頭也是導致我國鋼材出口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據了解,去年美國、印度、加拿大等國家相繼對我國出口的鋼材征收高額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越南、印度、土耳其等國家也提高了鋼材進口關稅。貿易保護主義將使鋼材出口環境進一步惡化。 水泥 銷售不暢 庫存增加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出口水泥97.2萬噸,自2005年3月份以來月度出口量首次低于100萬噸。2月份出口量雖然有所回升,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國際市場需求萎縮仍然是導致我國水泥出口持續低位運行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我國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加大對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力度,一定程度拉動了水泥內需增長,也使得水泥生產企業將大部分資源投放到資金周轉周期較短的內銷渠道上,出口量隨之降低。 隨著水泥行業利潤空間有所提升,眾多中小型水泥廠相繼恢復生產。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水泥產量同比增長17%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水泥行業出現了銷售不暢,庫存增加的情況。據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數據分析顯示,今年1月重點聯系水泥企業銷量同比下降7.15%,庫存同比增長33.93%,其下降和增長幅度均為2003年以來最大。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