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30年,我國涂料工業發展迅速。 1949年建國時,我國僅有涂料生產企業約50家,年產量不足萬噸,而且只生產十幾種低檔次的產品,從業人員只有1055人。到1992年涂料生產總量突破百萬噸大關,1998年產量躋身世界涂料四強(美、法、日、中),2000年名列世界第三(美、日、中),2002年躍居世界涂料產量排名第二(美、中),僅次于美國。 改革開放的第一個10年(1978年~1988年),涂料產量增長52萬噸;改革開放的第二個10年(1988年~1998年),涂料產量增長82萬噸;改革開放的第三個10年(1998年~2007年),涂料產量增長429萬噸。由此可見,我國的涂料產量從100萬噸/年增長到200萬噸/年用了10年,從2002年的200萬噸到2004年的300萬噸僅用了兩年時間,而2005年、2006年、2007年幾乎每年都以百萬噸的速度增長,其發展速度之快是史無前例的,這不能不歸結為改革開放為涂料工業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住宅產業和現代化城市的建設及汽車、家電業的發展,為建筑涂料、木器裝飾涂料及卷材涂料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商機。目前我們的產品技術已接近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建筑涂料的產量和品種均有大幅度增長,2007年已占到涂料總產量的42%,但從2006年起,我國工業涂料的產量比重上升較快,其比重從2006年的67.98%上升到2007年的69.94%,說明我國工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配套工業的發展。 另外,2007年我國涂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了千億元大關,較2006年上升了27.14%,利潤總額也較上年同期上升了29.45%,進一步說明全行業在克服了原材料漲價等多種成本上升因素后,其經濟運行質量仍保持一個明顯提高的勢態。 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 30年來,涂料行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為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技術創新體系逐漸形成,全行業建立了國家級、省級涂料工程技術中心和實驗中心已達數十個,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企業不斷增加。不少企業承擔了國家級的科研攻關項目,并通過多項科技成果鑒定,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層出不窮。 國內首例應用分子蒸餾技術和薄膜蒸發技術制備聚氨酯涂料的固化劑,降低了TDI含量,填補了國內空白,屬世界領先水平。 零點起步的船舶涂料,現已具有長效防污期達5年的系列產品,船舶涂料可以漂洋過海。"神五"、"神六"升空所用的涂料全部為國產,福建三江化學公司第一次將5塊涂料樣板帶入神州六號進行太空實驗。我國的粉末涂料與涂裝起步較晚,但自改革開放后,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07年產量達70多萬噸,成為全球第一大粉末涂料生產國。隨著汽車工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一大支柱產業,我國汽車涂料從底涂、中涂至面涂已經結束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 建筑涂料2007年產量達179.56萬噸,近幾年增長速度達7%左右,我國建筑涂料總體技術水平達到20世紀90年代末國際先進水平。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鳥巢工程,在向眾多國內外廠商招標中,最終中標的是國產氟碳涂料。 另外,木器涂料、防火涂料、防腐涂料、道路標線涂料與世界同步,正朝著水性化的方向發展。這一切都說明了我國涂料的技術質量水平在穩步提高,并逐步與世界先進水平靠攏,一些涂料產品在質量上可以和世界品牌論高低,這不能不說是改革開放鑄就的碩果。 涂料行業國際化進程加速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涂料行業以當時的國有企業為主展開了技術引進和合資的浪潮。1980年,北京紅獅涂料公司引進第一套樹脂反應釜,使我國的醇酸樹脂生產技術一躍提高到20世紀7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天津燈塔涂料公司與關西合作引進汽車涂料,上海涂料公司為大眾汽車配套引進汽車漆,振華造漆廠引進卷材涂料,深圳海虹和Hempel合資等,舉不勝舉。 尤其是2001年中國進入WTO后,我國涂料行業成為完全對外開放的高度競爭性行業,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民族企業"與外企在競爭合作中獲益匪淺。通過技術引進和消化吸收,全行業與世界涂料的技術差距明顯縮小,管理觀念和營銷水平得到提升。以廣東華潤涂料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民營企業逐步向現代企業管理方面靠攏,湘江、杭州、長江等一批原國有企業經過痛苦的改制在市場經濟中獲得新生,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由于國際上一些涂料大公司注意了改革開放后中國這塊潛在的大市場,先后以轉讓技術、技術投資、補償貿易、興辦"三資"企業等形式進入中國,幾乎包攬了世界各國的著名大公司,如美國杜邦、羅門哈斯、奧伯蘭、宣威,德國巴斯夫、拜耳,荷蘭阿克蘇諾貝爾、奧地利斯托拉克,日本關西等。他們的高效管理和強大的資本優勢,促使我國涂料工業發生重大變革,加速了我國涂料行業的國際化進程。 2007年,我國涂料進口24.3萬噸,較上年同期下降了5.1%,進口金額10.7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5.9%;涂料出口20.6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了6.7%,出口金額5.2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8.4%。這充分說明了是改革開放加速了中國涂料行業國際化進程,使中國涂料工業朝著高速、可持續性方向發展。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