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鄭商所服務項目的一部分,自玻璃期貨上市以來,鄭商所已舉辦了20余次玻璃期貨視頻講座。11月24日下午,鄭州商品交易所官方網站再次舉辦玻璃期貨視頻講座,武漢長利玻璃有限責任公司期貨部負責人王成斌作為講師向眾多投資者講述了“不一樣的玻璃”。
視頻講座開始之時,玻璃1601合約正呈現出猛烈上攻的行情。坐在武漢長利玻璃辦公室的王成斌有些興奮。因為玻璃期貨的行情似乎正好呼應了他的講座主題“不一樣的玻璃”。
作為一名玻璃行業從業者,王成斌認為玻璃是最漂亮的建筑材料,晶瑩剔透,無毒無害,節能環保。不過,它的“不一樣”不僅僅體現在產品性質上。
期貨行業人士經常把玻璃和螺紋鋼、鐵礦石、焦炭、焦煤歸于一類,稱為黑色系產品。對此,現貨企業出身的王成斌有不同的看法:“玻璃與螺紋鋼這樣的黑色系產品相似,都屬于建材類,但它又與鋼鐵等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企業性質的不同。玻璃企業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體,而鋼鐵企業主要以超大型國企為主。性質決定了玻璃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供需關系、產品層次等均與鋼鐵企業有很大的不同。
二是成本有別。與螺紋鋼等黑色品種產品相比,玻璃的生產成本剛性較強,如原材料中的石英砂,主要體現的是運輸成本,向下跌的空間有限;純堿的價格近年來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
三是玻璃行業多年前已開始淘汰落后產能,如從前盛極一時的洛玻集團如今已完全退出了建筑玻璃領域。而前不久破產的華爾潤集團也是超大型玻璃企業。
“玻璃行業的產能淘汰已經進行了很多輪,剩下來的玻璃企業以股份制、民營企業為主,充分經歷了市場洗禮。所以玻璃行業雖然仍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但不像鋼鐵行業那么嚴重。”王成斌解釋說。
四是玻璃企業具有低庫存、短周期的特點。不停歇的生產周期逼迫玻璃企業壓縮庫存。而周轉成本的上升、企業效益要求的提高,也使得貿易商、加工廠也在力求降低庫存,提高周轉率。
據了解,以前受過去計劃經濟的影響,無論是玻璃生產企業,還是貿易商、加工企業都會囤貨生產、貿易。如今,受經濟下行的影響,很多貿易企業為了降低經營風險、提高周轉效率,甚至已經放棄了倉庫。
“貿易商一方面降低庫存成本,另一方面降低周轉的風險,轉而進行訂單式銷售,直接把廠家倉庫當成自己的倉庫,所以玻璃的庫存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降低,相比鋼鐵貿易企業來說庫存也是偏低的。”王成斌認為,目前大多數玻璃企業是處于產銷平衡的狀態,而不是過剩。
五是與其他黑色系產品相比,玻璃企業的轉型升級、去產能已初見成效。分析全國的玻璃企業,福耀玻璃很早以前就專注汽車玻璃,多年來盈利狀況良好,已成長為汽車玻璃領域的世界領先企業。南玻、信義、金晶等屬于行業前列的企業,也擺脫了低端競爭,向高端Low-E玻璃、太陽能玻璃、電子玻璃轉型,基本退出了低端浮法玻璃原片的市場。
“第一梯隊企業很早以前就已經轉型,沒有盲目地進行產能的擴張,而是戰略性的轉型升級,這一點和其他黑色類產品低端產能過剩有別。”王成斌說。
而位于第二梯隊的河北沙玻、武漢長利,實際上也在進行轉型升級。曾經是低端玻璃代名詞的沙河玻璃,今年的市場行情卻是最好的。這與沙河玻璃企業長期的憂患意識有關,和他們提前進行產品轉型升級、去產能是分不開的。
武漢長利是鄭商所的第一批平板玻璃交割廠庫之一,前身為武漢市玻璃廠,2001年改制為民營玻璃企業。目前已關停生產線1條,在產3條,產能為2650噸/天,另計劃12月份再停1條,在建1條。
此外,武漢長利還建有2條Low-E玻璃生產線,每天可消化公司自產原片玻璃500~600噸,所以該公司每天可供對外銷售的玻璃原片約為2000噸,實際成交價維持在1200元/噸左右。
從華中市場2015年的玻璃現貨價格走勢圖來看,今年六七月份是低點。由于湖北明宏新投產了兩條浮法玻璃生產線,新增產能約2000噸/天,對市場形成了巨大壓力,造成市場恐慌氣氛,銷售均價跌到1000元/噸以下,但隨后又猛烈反彈。
“玻璃期貨價格波動很大,實際上玻璃現貨價格波動更大,僅僅從最低點的7月份反彈到1280元報價,一個月內就反彈了260元。”王成斌說。
不過,長利公司通過期貨工具較好地規避了市場波動風險。一般來說,4~6月是玻璃企業經營的困難期,庫存較高,王成斌那時做了一個賣保的動作,賣給一個投資公司,9月份做了一個套保。“當時期貨價格是950元,加上貼水180元,而現貨賣價已經跌到900元以下,針對期現價差做了一個套保。”
在王成斌看來,玻璃期貨最終還是會呈現期現回歸的過程。“隨著時間推移,期貨價格可能會逐漸修復貼水行情。以盤面價格水平來說,讓玻璃企業很難下決心套保,因為風險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