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助于有效提高木材產品附加值,是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建設我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 近幾年,人們對"活著的森林"的保護意識顯著增強,但是對"倒下的森林"卻缺乏關愛,表現為,我國是世界上的人造板生產和家具生產、出口大國,但是我國的人造板及家具產品普遍存在著環保達標困難和產品檔次偏低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我國木材產品的普遍"短命",給社會資源造成了嚴重浪費。分析發現,這些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是,我國為增加木材供應而大力推進速生豐產林建設,但是,生長迅速的速生林木材雖然有效緩解了我國木材供需的矛盾,但是材質疏松、易開裂變形和不耐腐朽等缺點,也使其很難用于高檔家具及木制品上,而只能用在低檔制品及人造板制造方面,速生林木材的應用范圍和檔次都受到了極大限制。 如果對速生林木材進行改性處理,將使木材本身的性能得到明顯提高,使木材及其制品具備更多的功效性,如防潮、防開裂變形、防腐防蟲、防火阻燃等,同時,經過改性的木材改性產品,其顏色、材質、手感、氣味等甚至可與市場上的高檔木材相媲美,這將大大提高速生林木材的附加值,擴大其使用范圍,從而有效提高林業經營者的收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梢?,本項目對于我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價值。 三、木材改性保護行業發展建議 中國木材保護行業是一個成長性很好的行業,產業化快速發展趨勢已明顯顯現,但技術、管理發展滯后仍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一是木材保護市場相對混亂,還存在著大量的無資質(即無注冊、無商標)隊伍,這給規范市場、提高質量、提高行業形象帶來很大的困難,沖擊著正規企業的正常經營于效益的提高。二是木材保護行業管理體制還欠規范,行業自律相對薄弱。三是木材保護業從業人員技術素質不強,企業管理水平處于低層次。 (1)人力資源的培養 目前國內大專院校沒有相關專業,科研單位木材防腐人才匱乏,企業人才尤其是高端經營及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短缺,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和制約行業發展和瓶頸。勞動部已建立了國家木材防腐師新職業,進行社會化職業資格的認定,將會為木材防腐企業培訓社會人力的后備資源。需要強調的是要發展多位一體、不同層次培訓木材保護行業人才資源的模式,社會、院校、企業要共同承擔起人力資源培養的任務,要吸引院校建立相應的專業和學科領域,企業更是教學實驗基地。 (2)樹立品牌意識 今后要樹立品牌觀念,大力扶持龍頭企業,著力打造木材保護行業的良好社會形象,唱響知名品牌,做好木材保護產品的推介工作。發揮知名品牌企業的輻射和帶動效用,不斷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 要明確一個責任。知名品牌企業不是一個單純的榮譽稱號和對企業的時機評價,而是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社會義務,負有帶動、引領和示范作用,更要積極參與規范市場秩序,加強誠信建設。知名產品質量、售后服務,講究誠信經營等方面,領先一步,起到一個示范、推動作用。我們還將在知名品牌企業的基礎上,下一步要推薦一些質量好、環保型的產品品牌,告知消費者:如何選擇好的產品,使用放心的產品。同時,我們也要研究提高品牌價值的方式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品牌價值。 (3)加強質量監督管理,交流經驗,引導消費 質量是生命,是誰的生命?是行業發展的生命,是企業生存的根本。通過國家監督抽查、行業抽查、企業自檢、委托檢驗等方式,發展多方面的產品質量監督和檢查,對生產、銷售的產品,依據有關規定進行抽樣、檢驗,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為市場提供有效的質量信息,引導消費,提高優秀品牌的知名度,促進企業建立以顧客滿意為中心的質量觀念。根據此次會議的交流情況看,在木材保護行業中,有許多企業為本行業的發展,進行著努力探索和開拓,研究和開發出一些新技術、新產品,也積累了許多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和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這些成果和經驗需要及時加以總結、交流和推廣。 (4)加強國際信息技術交流 中國木材保護市場越來越受國際社會的關注,2009年世界木材保護大會將在中國召開,我們不僅要當好東道主,我們的科研和技術人員還應該拿出自主創新技術及有分量和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報告,在國際會議上進行交流和研討。 (5)加強科技進步 木材保護行業整體狀況仍是:基礎薄弱,設備簡陋,科技投入少,基礎設備及產品科技含量比較低,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要加強木材、木質人造板和竹材保護的新技術、新產品研究開發和推廣,拓寬產品的應用范圍。一方面要靠企業自身發展,注重科研開發和技術改造,加大資金的投入。另一??金渠道,為行業增強后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