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上海6月的第一次土拍在兒童節這天盛大開啟。
共24家開發商競爭外環外寶山新城顧村公園地塊,該地塊出讓面積約10萬方,起拍價約14億,建筑面積近16萬平米,初始樓板價9163元/平米。
參與競拍的24家開發商為:濱江+平安、信達、保利地產、金茂+電建、中鐵建、中鐵、華潤、招商、同濟、陽光城、大名城、金地、萬科、龍湖、九龍倉、新城、首創、建發、三湘、合景泰富、卓越、綠都、光明、紅星等。
(上海土拍現場)
現場競價從10:05分開始,24家開發商經過近1個小時的纏斗,最終14號競買人信達競得該地塊,成交價58億500萬,樓板價36962元/平米,溢價率303%!可售商業住宅樓板價4.81萬/平米,業內預計未來保本售價超過7萬元/平米!
也就是說,這塊地從14億的起拍價拍到了58億,從9163元/平米的樓板價拍到了36962元/平米,這還不扣除保障房等成本!
(讓我們看看這塊地長啥樣,有些閑不住的大媽在上面種了菜)
繼5月27日下午在杭州拿下了123億的今年全國總價地王后,央企信達再次出手,刷新上海北郊的單價記錄,成為寶山單價地王。
信達是誰?為何如此豪氣?
21媒體記者查閱資料獲悉,信達屬于建行集團,是一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上世紀90年代,四大國有銀行分別成立了資產管理公司,這就是長城、信達、華融、東方的出身。
作為A股上市公司的信達地產,原名為北京市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北京天橋百貨商場(以下簡稱“天橋百貨”)成立于1953年,1984年7月20日發起設立了股份制企業,199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1998年12月29日,北京北大青鳥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協議方式受讓法人股,持有本公司15,349,870股,占股本總額的16.76%,成為天橋百貨的第一大股東,天橋百貨更名為北京天橋北大青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軟件開發。
2008年底青鳥天橋通過資產重組置出原有軟件資產,置入信達投資下屬11家房地產企業,公司更名為信達地產,成為房地產公司。在完成資產重組后,公司的實際控制者變為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是國內首家負責收購并經營金融機構剝離的本外幣不良資產的資產管理公司,其實際出資人為財政部,信達地產也成為有央企背景的地產上市公司之一。
2015年財報顯示,信達地產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約為80億元,其中房地產75.4億,主營利潤近24億,其中房地產20億。
信達地產目前在長三角、珠三角、青島、海口、沈陽、長春、烏魯木齊等地均有布局,長三角是其重點布局地和利潤來源。財報顯示其2015年主營業務收入前三的地區分別為上海、嘉興和合肥,三地營收占據了信達總營收的半壁江山。
但比營收和利潤更為耀眼的,是信達在土地市場的兇悍。如前述,剛剛在杭州奪得今年全國總價地王,一周時間內又在上海寶山區創造了單價地王,僅此兩塊土地就耗資近200億。
業內人士表示,信達有充足的資金供應,是未來金融地產的先鋒,重組兼并的能手。21媒體記者通過查詢公開資料發現,信達地產10大股東中,除了江西贛粵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余均為金融背景。
信達投資有限公司持股50.81%,是控股股東,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4%,招商銀行財通基金持股1.47%,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23%,北京崇遠投資經營公司持股1.03%,海南建信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0.68%,其余為農業銀行下屬基金持股。
2016年一季度,信達地產報凈利潤-1.49億,同比下降404.03%,但這似乎并不影響其在土地市場“出手”的速度。
2015年,信達全年新增土地儲備111萬平方米,與其當年累計實現銷售面積基本相當。而截至2015年底,公司儲備項目規劃建筑面積已達487.60萬平方米,還不包括今年一季度以來其在長三角地區頻頻出手所獲得的土地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