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近日在北京市長之家舉辦了市長培訓會議中外市長熱議降低城市能耗的問題。與會的相關人士表示低成本實現建筑節能是一項不錯的選擇,能夠極大地降低城市能源消耗。 一份來自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的報告顯示,目前全世界建筑消耗的能源占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40%是工業消耗能源的1 5倍,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是實現節能減排 和氣候目標的關鍵。 細小改變使節能效果顯著 紐約市市長的能源政策特別工作小組成員Hammer博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花很低的成本來降低建筑能耗。其中對于既有建筑,可以通過無成本或低成本運營來降低能耗;對于新建建筑,可以通過設立綠色能效標志來減少建筑能耗。 "降低建筑能耗并不像人們想像的那么復雜,有時候,只是細小的行為模式改變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節能效果。這種投入是低成本的,而且能夠立即見效。"他說。 他舉例說,上海金茂大廈采取了以下幾項節能措施達到了30%的節能效果。這幾項措施主要包括:改變廚房排風設備,在排風管內安裝溫度傳感器和光傳感器來檢測熱度和油煙負荷減少工作時間內的能源消耗;用旋轉門代替推拉門,可以在冬季減少冷氣進入在夏季減少冷氣溢出;優化冷卻水和冷凝水,根據室外環境條件和整個樓宇的負荷情況控制水流入和流出。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低成本降低建筑能耗就在美國開展了實踐。這個建筑節能計劃的名稱是"能源之星"它是由美國環保局EPA?發起,涵蓋了美國的31個州、122個城市,由美國綠色建筑協會設定4個LEED綠色建筑認證等級,市政管理機構利用這個認證,鼓勵開發節能建筑。這個計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08年,美國公布的新建筑研究報告,LEED認證的新建建筑其能效比普通建筑高25% 30%。 美國鹽湖城前市長Anderson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候表示, LEED認證是一個評定綠色建筑的標準,是一個比較靈活的系統,通過設立一些降低能耗的指標,對建筑進行評分。它一共分四個等級:認證級、銀級、金級、鉑金級。 在上海,也已經嘗試設立了這樣的項目,"eeBuildings"項目是美國環保署(EPA)出資贊助,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眾多私營和公共機構共同合作的、2002 2008年間在中國開展的項目。它主要是借鑒美國"能源之星"的經驗,幫助商業建筑業主和管理人員快速降低能耗并且從中獲益。它采取了無成本或低成本的節能措施,利用現有工作人員、購買少量技術、對5000多萬平方米商用建筑產生了影響,取得了10% 20%的節能效果。 建立建筑節能的評定體系 來自國家能源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在中國43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僅有4%采取了節能措施。中國的新建建筑每年新增20億平方米,僅有1%屬于節能建筑,而且其供熱用能強度是發達國家的3倍。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都需要引入節能和環保設計。 中國建筑在節能領域存在著一些問題,建筑的運行環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高額投資節能新技術不具有吸引力,缺少對能耗數據的分析,缺少對用電情況的了解,缺少對物業管理人員的指導。 Hammer博士建議:各地政府可以借鑒"能源之星"的模式利用現有方法和項目機制開發新的綠色建筑評定模式。市政府可以快速啟動項目,鼓勵建筑開發商參與各種節能活動,利用政府合作伙伴提供的資金,對部分既有建筑提供大規模的援助,實現建筑的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策略。 Anderson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各地市長可以嘗試在當地設立一個試點,降低建筑能耗。要對節能效果好的樓盤開發商鼓勵和大力宣傳, 起到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Anderson強調,政府采取適當措施鼓勵民眾節能也非常重要。他舉例說,德國有個城鎮,給城市的每座建筑都安裝上太陽能屋頂。這個屋頂收集的太陽能不僅供住戶使用還可以把收集起來的太陽能賣給國家電網。提供給政府的電價是市場電價的兩倍,這樣極大地調動了用戶的積極性,也使建筑達到很好的降低能耗效果。 麥肯錫上海分公司的資深董事華強森向記者透露,被動式設計是實現建筑節能的好辦法。被動式設計體現了建筑和設計元素的結合,允許設計師選擇預設方案以外的建筑方法,充分利用太陽能和自然通風來減少供熱和降溫需要,從而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中國的傳統建筑模式更加符合節能的設計,可以用中國傳統建筑設計理念來建現代的建筑。 實際上,我國的地方政府已開始認識到建筑節能的重要性。據了解,河南省今年新建的民用建筑就開始全面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將完成1600萬平方米的新建節能建筑。此外還將組織實施3 5項省部級低能耗綠色建筑示范,完成首批100萬平方米至15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任務。 駐馬店市副市長劉金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非常重視城市的節能降耗工作。在對官員的考核機制中,除了GDP指標外有兩個方面也很重要:安全問題和節能減排 問題。GDP指標和節能減排指標是聯在一起的,萬元的GDP 增長意味著能耗要降低到一定程度。在考核政府績效的時候?把節能減排目標放在考核機制里,實行一票否決制。 劉金志建議:政府要重視對節能建筑的宣傳和引導加大對綠色建筑的政策扶持,獎懲配套措施要跟上。對建筑進行精細化管理,如果技術進步和管理都能做得很好建筑節能措施不僅不會增加成本,還會減少成本。他還表示,作為經濟欠發達的城市,有著更多的機會實現建筑節能降耗。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