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業正在被一種怪現象籠罩著,一邊是大面積虧損,一邊是遲遲難以壓縮產能。 世界鋼鐵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4月,中國粗鋼產量占到全球總產量的48.53%。在主要鋼鐵生產國都在大幅壓縮產能的背景下,4月中國粗鋼產量僅同比減少3.9%。 多家鋼企和相關人士都曾出面表態,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中國鋼產量的高居不下,引起了我國鋼材庫存增加、鋼價下跌、鋼企虧損的惡性循環。那為何中國鋼鐵產能遲遲不能順利減產? 現狀?全球減產中國"獨秀" 從世界鋼鐵協會公布最新數據看,全球4月粗鋼產量為8945.1萬噸,同比減少23.6%。相比之下中國4月的粗鋼產量為4341.3萬噸,僅同比減少3.9%,遠遠落后于其他>其他>其他國家的減產力度,而4341.3萬噸也是當月各國粗鋼產量的最高值。 世界鋼協數據顯示,4月份日本粗鋼產量同比下降43.6%、韓國同比下降10.5%。歐盟下降48.6%。美國4月粗鋼的產量為390萬噸,同比下降53.4%。 "幾個大的經濟體都在大幅減產,只有中國的鋼鐵產量基本持平,這可以看出4月份我國鋼企減產的效果并不明顯,這是很不正常的。"我的鋼鐵網副總賈良群表示。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在"2009陸家嘴論壇"中指出,我國鋼廠減產力度不如國外大,現在有70%~80%的鋼鐵產能還在生產。 中國鋼鐵協會秘書長單尚華透露,目前國內大型鋼廠都處于限產狀態,限產比例為10%~20%,其中武鋼限產20%,河北鋼鐵集團限產10%。 觀點?產能過剩是虧損"元兇" 工信部上周表示,國內鋼鐵產量過剩一直比較嚴重,比實際需求高25%~30%。而產能過剩問題直接影響著中國鋼鐵業發展的全局,導致我國鋼鐵行業陷入惡性循環。聯合金屬鋼鐵分析師胡艷平表示,在國內需求不振、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大量鋼材積壓、賣不出去,這樣將加劇鋼價的下行,從而不可避免地導致企業虧損加劇。 企業復產的鋼鐵并沒有給鋼企帶來利潤,而是加劇了企業的虧損。今年一季度末,全國72戶大中型鋼鐵企業整體虧損33.08億元。徐樂江表示,1~4月,我國鋼鐵行業將陷入全行業虧損的尷尬局面,從目前國內外形勢看,整個鋼鐵行業全年都有可能虧損。 "鋼價這么低,企業是很難盈利的。"賈良群向記者表示。 正是由于過大的鋼鐵產能,導致對中國對礦石的需求在全球來說也是最大的。而國外礦石供應商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堅持不同意降價。 目前鐵礦石談判陷入僵局,我國虛旺的鋼鐵產能和鐵礦石需求"功不可沒"。 中國4月進口鐵礦石5700萬噸,較上月上漲9.5%,創歷史新高。今年前4個月,中國的進口量總計達1.885億噸,較去年同期上漲了22.9%。 中方要求今年鐵礦石價格回到2007年水平,也就是在去年的基礎上降價40%;而礦石商咬著下降20%不松口則是由于它們看到了虛旺的中國需求,中國需求也成為了它們談判的最大籌碼。 原因?有貸款企業不差錢 需求并不旺盛,鋼企卻減產困難究竟是為什么呢? 中鋼協一直認為中小鋼企復產快,是導致我國鋼鐵產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中鋼協表示,今年以來排在增產前50名的絕大部分是年產量500萬噸以下的中小民營鋼企,而寶鋼、武鋼、鞍鋼等大企業都在限產。 "中小企業在目前較低價格的環境下還可以盈利,所以當有一定需求時,它們的產量便難以控制。"賈良群表示。 中鋼協常務副秘書長戚向東日前也表示,按目前的鋼價,60%的鋼鐵企業都虧損,但民營企業可能還有贏利空間。 然而大中型鋼廠也并沒有"老實"減產。南京鋼鐵董事長楊思明4月份在南昌表示,當國家刺激政策出臺后,銀行貸款不差錢,才是鋼企減產困難的主要原因。有著國家的貸款,企業就是鋼鐵賣出去虧損也會生產,因為鋼廠也需要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 動態?鋼材被迫"計劃"包銷 大量鋼材賣不出去,企業也開始絞盡腦汁想辦法,按"計劃"包銷成了鋼企渡過難關的好辦法。 日前,湖北省政府組織省內300多家用鋼大戶到武鋼進行供需對接,現場簽訂93萬噸鋼材采購協議。據悉,武鋼現已與東風公司等22家湖北省內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協議訂貨量已達504萬噸。 業內不具名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全國很多鋼廠都這樣做了,這也是目前解決鋼廠困境的一個辦法。但如果每個省份的都采取這種辦法,市場競爭就不存在了,長期下去不利于鋼鐵市場的流通。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