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年來,山東省將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作為以“四新”促“四化”、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自2014年開展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示范工作以來,共建設4批、36個示范項目,總建筑面積達58萬平方米,覆蓋了14個設區市,其中2個項目延伸到鄉鎮地區,8個項目已建設完成并通過驗收。山東建筑大學綠色教學實驗樓等6個項目獲得德國能源署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聯合頒發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質量標識”證書。青島中德生態園被動房示范小區、濟南漢峪海風二期等按被動式住宅區的模式實現了片區化建設。
加強國際合作引入科技支持
2014年9月16日,山東省與德國能源署簽訂了《中德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高能效建筑)技術合作備忘錄》,明確由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和德國能源署對山東省被動房示范項目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技術指導。為提升全省相關人員技術水平,山東省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和德國能源署先后在濟南、煙臺、威海組織培訓班,對2000余名行政主管部門和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為開展廣泛技術交流,2016年全國第二屆、第三屆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大會和第一屆亞洲被動房大會在山東召開;2017年6月,在山東建筑大學組織召開了裝配式被動式低能耗綠色建筑技術交流會;2017年6月,在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組織召開了中國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經典工程技術研討會,為推動山東被動房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借力財政政策引發市場動力
被動房起步初期,受技術水平高、增量成本大等因素影響,建設、開發企業往往對被動房建設望而卻步。為提高市場主體開發建設被動房的積極性,2014年,山東列支專項資金對省級示范項目的增量成本進行補貼;2016年,對由市場主體開發的項目,按被動房標準建設的,按增量成本的一定比例進行補助。截至目前,山東全省共支持36個項目,獎補資金達2.83億元。
嚴格項目管理確保建設質量
山東省把加強示范工程管理及技術指導作為推動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2016年9月,出臺了《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示范工程管理辦法》,對示范工程的組織申報、專項設計審查、招投標、施工監管、示范驗收等提出了明確要求,確保示范工程按照被動房標準和要求設計、建設。2017年6月,發布了《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驗收技術要點》,明確驗收程序、驗收文件資料、現場驗收要點等內容,把好示范項目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卡。
強化技術支撐提升科技水平
成立“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技術研究中心”,承擔關鍵技術的研發、示范項目的跟蹤服務和技術指導,探索實踐符合山東地方特點的被動房技術路線。開展“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項目,圍繞被動房技術標準、技術指標體系、高性能圍護結構節能新材料、高性能門窗、高性能建筑節能設備等展開研究,解決被動房推進過程中的各種技術問題。2016年10月,山東制定下發被動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根據山東的氣候特點和實地情況,明確了山東被動房的技術指標、建筑設計和暖通空調設計等要求,啟動了《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術導則》編制工作。
搭建發展平臺促進轉型升級
2016年9月,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牽頭組建了以門窗、保溫材料、新風系統等生產企業為主體,技術咨詢、設計研究與施工企業共同參與的“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創新聯盟”,搭建起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向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發展平臺。被動房憑借先進的技術體系,可帶動高保溫墻材、高性能門窗、新風系統等產業升級,促進無熱橋設計、精細施工等發展。山東省在發展示范工程的同時,大力構建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產業體系,一手抓示范工程建設,一手抓相關產業發展,既做大市場,又發展企業,帶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目前,山東省被動房技術咨詢、設計、施工,相關保溫材料、門窗、新風系統、遮陽設備等基本實現了國產化、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