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再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郝際平,今年界別有所變化,從十二屆的教育界,換到了本屆的民盟界。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身兼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校長職務的郝際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繼續關注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和高品質門窗建材的應用。
郝際平對自己的履職要求是“不調研不發言”。上一屆政協會上,他從研究領域出發,為推進建筑行業綠色發展積極鼓與呼。經過大家連續多年的堅持,他和其他代表委員提出的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被寫入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他還準備了其他幾個不同領域的提案,分別是加強對秦嶺的保護和管理,讓科技成果認定更科學,在西安舉辦“文化奧運”大會,以及加強對聯盟的監管。
郝際平說:“委員應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廣泛的調研,不能只從個人的角度來寫提案,而要關注社情民意,要聽老百姓的呼聲,同時結合自身工作領域中的體會,收集整理信息寫出提案。”
通過充分調研,聽取基層聲音,他努力讓提案豐滿充盈,讓建議有理有據。
推廣裝配式鋼結構建筑
當前國家已經很重視裝配式鋼結構的發展,但是推廣起來還有難度。
郝際平說:“比如做一個建筑工程,最后要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建筑,而不只是一個骨架子。所以光有結構不行,一定要和其他的建筑部品協調才完整。就像汽車制造,不是說有了發動機就有了汽車,而是要把所有零配件有機地組裝在一起,才能成為一輛汽車。”
所以,他希望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希望政府能正確引導,投入資金,并通過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向前推進,從而使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成為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能夠享受到的實惠。
門窗是否合格應納入房屋驗收條目中
通過在建筑金屬結構領域調研,郝際平呼吁提高門窗市場監管力度,發揮社會組織功能,推介優質門窗,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并期待房屋驗收時應將門窗是否合格列入驗收條目之中。
“當前,市場上有很多劣質的門窗,既有建筑中,有95%的窗戶是不合格的。新建建筑中30%的窗戶是正規廠家做的,而70%的窗戶不是正規廠家做的。誰來管?我覺得應該發揮協會這樣一個大家自愿組織并認可的社會組織的作用,向大家推介好的產品,打擊假冒偽劣,從而使我們國家節能減排真正落到實處。”
郝際平委員認為,門窗領域小作坊式生產企業的存在,是對資源能源的巨大浪費。生產出假冒偽劣的東西,不僅質量不能保障,老百姓用不好,而且浪費了資源、能源,并產生了很不好的排放,工商質監部門應該嚴厲打擊這種非正規的廠家,同時發揮協會的作用,正確引導,把那些小規模的關停并轉,拿出壯士斷腕的氣魄,下決心關掉不好的企業,讓正規企業在市場上有生存之地。
另外,郝際平委員提出,要引導房地產商為建筑配套好的門窗產品。他說:“即使房屋每平米售價增加了幾十塊錢或幾百塊錢,但給老百姓提供的窗戶必須是合格的。”目前,很多門窗領域的大企業產品不被房地產商認可,僅僅是認為價格貴。
“我們要教育房地產商,對社會負責,接受社會監督。驗收房子結構質量的同時,還應驗收門窗的質量,我們協會可以做這樣的工作,但需要政府支持,就是房屋驗收標準中加一條——門窗是否合格。門窗不合格的不能通過驗收。有這樣的保障措施,再加上門窗科技進步,產學研成果轉化,企業往正路上走,產品往好的品質上走,就能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能源、有限的材料的情況下,提供高品質的門窗產品。”郝際平委員說。
談及建材與建筑的關系,郝際平認為二者密不可分。他說:“建材不是終極的產品,它做出來是要給建筑、給房屋用的。所以,建筑要主動找建材,建材也要主動找做結構設計、施工安裝的,不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成天坐在家里,我的產品多好,你愛來找不來找。兩方要往一塊走,就像戀愛一樣,光一方愿意不行,只有兩個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家庭。建材和建筑只有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建筑。雙方要加大宣傳溝通,企業、協會都要主動融入。”
科技成果認定應更科學
郝際平委員還帶來了一個關注科技成果認定的提案。他告訴《中國建材報》記者:“我在學校的工作是分管科技的副校長,希望科技成果的認定更科學,能真正促進我們國家的科技進步,而不是只看論文。如果一個成果沒有轉化成應用,就不行。比如說你發表了一篇純粹的理論的文章,十年也沒有一個人應用,那我覺得發表不一定能說明你的論文很好。我們說的是泛泛的認定的規則,搞工科的應該有認定,搞文的應該有東西發表出來或引起社會的反響,以此來做貢獻,如果你是搞純理科的,做出成果而不會應用,但是能被別人應用,就像陳景潤的哥赫巴猜想,被別人應用,也是很了不起的。但你不能說做了個成果卻沒用,工程上沒有看見過。”
另外,郝際平委員還帶來了一個關于文化奧運的提案。“現在我們講文化自信。文化奧運實際上就是搭奧運這樣一個詞的平臺,叫全球的文化都集中到陜西西安來,開這樣一個大型盛會。我國四大文明古都第一個是西安,有著厚重的歷史。這也是現實的需要。”
郝際平委員還準備了一個關于呼吁加強聯盟監管的提案。當前,一些聯盟在社會上工作,有很大的欺騙性,沒有章程,沒有上級組織,門檻太低,以聯盟為名開展各種各樣的工作。有關部門應該叫停這種非法的聯盟。“這樣才能凈化社會組織的環境,真正發揮真正的社會組織的作用,否則容易混淆視聽。”他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