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7年,秘魯礦業認真貫徹‘穩定流程、改善指標,完善流程、提升指標,提升品質、達產達標’三步走的生產經營方針,大力開展‘提質增效、降本增收’,積極解決生產難題,主要生產經營指標穩步提升,實現利潤近2億美元,取得了秘魯礦業投入商業運營后大幅扭虧增盈的良好業績,進一步夯實了公司海外項目的盈利基礎,為公司實現整體盈利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銅業有限公司2018年工作會上,秘魯礦業因其大幅扭虧增盈的良好業績,榮獲“總裁特別獎”之“扭虧增盈成就獎”。簡短的頒獎詞,概括了秘魯礦業2017年櫛風沐雨的拼搏歷程和來之不易的生產經營業績。
這一年,值得所有秘魯礦業人銘記!
這一年,秘魯礦業投入商業運營后第一次實現盈利!
這一年,是礦山投產后產量最高的一年,日采剝量創造36萬噸的紀錄,日磨礦量創造12.9萬噸的紀錄!
這一年,采礦計劃執行率首次達到90%,銅回收率創下86.6%的單日新高……
樹信心聚力發展
眾所周知,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道路十分曲折。秘魯礦業自2015年投入商業化運營以來,生產經營幾經坎坷。而作為中鋁集團在海外并購開發單一投資最大的項目,秘魯礦業的發展始終牽掛著中鋁集團黨組領導和中國銅業領導班子的心。
每周一晚19∶30(利馬時間周一早6∶30),是中國銅業領導班子與秘魯礦業領導班子通過高清仿真視頻召開調度會的時間。每每此時,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葛紅林,中鋁集團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趙釗;中鋁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中國銅業董事長劉建平等領導都會親自過問秘魯礦業的生產經營進度,并積極協調需要解決的問題,為秘魯礦業的生產創造更好的條件。
高頻次、深層次“開藥方”、出措施、鼓士氣。中國銅業總裁武建強、黨委書記施維勤對于秘魯礦業的生產經營和黨建工作更是時時關注,責無旁貸。
中國銅業2018年工作會上,劉建平將中國銅業“總裁特別獎”的榮譽頒發給中國銅業高級副總裁、秘魯礦業CEO欒書偉。握手的那一刻,充滿了滿滿的肯定、鼓勵和期許。
“如果項目失敗,不僅會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損害中鋁集團、中國銅業的形象和聲譽,更有可能給國企海外發展蒙上陰影,這是我和我的團隊絕對不能接受的,我們唯有背水一戰!”談及臨危受命時的感受,欒書偉滿懷感慨。彼時的秘魯礦業,由于長期生產經營不順,溝通交流不暢,造成企業理想和基本價值觀不統一,員工對企業缺乏信心和歸屬感。
為鼓舞士氣,以欒書偉為首的秘魯礦業新班子把穩定和建設隊伍作為重要任務,著力營造團結向上的氛圍,讓員工正確認識企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為爭取支持和理解,秘魯礦業領導班子加強向中鋁集團、中國銅業總部領導的請示匯報和各部門的溝通交流,打破以往的“孤島”現象,打通上下各層級之間的溝通渠道。強化制度保障,制定企業戰略發展規劃、人力資源發展規劃,極大增強了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在這里工作,除了要克服孤獨寂寞,還要克服高海拔給身體帶來的諸多不適,雖然不容易,但領導和大家打成一片、苦在一塊,通過努力,各項指標不斷優化,企業越來越好,我們也很有成就感,苦點兒累點兒也值得!”選礦工程師劉遍洲道出了大多數中方員工的心聲。干部員工看到了希望,隊伍穩定了,凝聚力和戰斗力增強了,為生產經營改善和扭虧為盈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步走”穩扎穩打
在生產上,秘魯礦業結合特羅莫克銅礦面臨的“三低一高”問題,即處理量低、回收率低、精礦品位低、銅精礦雜質高,扎實開展了“三步走”。第一步,穩定流程、改善指標;第二步,完善流程、提升指標;第三步,提升品質、達產達標,“先穩定,后提高”。
該計劃從2017年6月份開始實施便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穩定供礦,該公司選廠的處理能力得到了較大提升,6~8月份選礦日平均處理能力從之前1~5月的9.95萬噸提升到11.56萬噸,基本達到了可研設計的處理水平,使上半年欠產情況得以彌補。在回收率和精礦品位方面,秘魯礦業通過合理配礦,嚴格控制入選礦石的滑石含量比例,并使礦石性質基本穩定,逐步提升選礦回收率,改善銅精礦含銅品位。全年平均銅回收率較2016年提升2.67個百分點,尤其是下半年平均比2016年提升4個百分點;平均銅精礦品位較2016年提升1.08個百分點。
“優化爆破網,嚴控礦石的粒度,選廠的處理量上去了,生產成本便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年完全成本較2016年下降8%。”欒書偉告訴筆者他們抓礦山供礦質量取得的成效。
抓好供礦質量的同時,秘魯礦業緊盯設備管理,不斷提升礦山和選場設備的可利用率和有效利用率。“選廠SAG(半自磨)可利用率從2017年上半年的93.8%提高到下半年的94.4%,有效利用率從92.05%提高到94.03%,極大推動了選廠處理能力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降低。”談起對設備管理的情況,該公司設備工程師李興明了然于胸。提高設備有效利用率2%,就相當于提高了2%處理量。
除此之外,秘魯礦業積極爭取中鋁集團、中國銅業、國內重點科研院所、國際知名公司支持,借助專家團隊的知識和經驗,在采選技術難題攻克方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勇創新全員參與
在抓好生產經營的同時,秘魯礦業積極發動全員創新創效,全面提升運營質量,經營呈現“多點開花”局面。
通過深入開展提質增效、降本增收活動,秘魯礦業建立了全員參與、全面覆蓋、重點突破的工作機制,助推提質增效、降本增收活動持續、縱深開展。
改變營銷策略增收,借助中鋁集團在福建省的戰略部署,秘魯礦業通過寧德混礦業務的實施和宣傳,調整營銷模式,引入招標競價機制,使企業占據銷售主動。該公司全年平均TC/RC比預算低50美元/干噸,總體雜質罰款比預算低25美元/干噸,為企業降本增效作出了巨大貢獻。
此外,秘魯礦業積極在稅務政策和創新采購模式上下功夫,通過創新思路,積極研究秘魯稅法,合理爭取稅務返還;及時抓住原材料供大于求的市場機遇,通過縮短合同期限、引入新供應商等措施,尤其是引入中鋁工服等中國競爭元素,對壓縮大宗物料采購成本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壓低石灰價格,秘魯礦業全年節約成本800萬美元;通過電力談判壓價,年均電力費用降低900萬美元。
“6月,欒總上任后,通過深入調研,率先落實了配礦問題,采礦計劃執行率由平均60%左右提高到90%以上。供礦穩定后,我們積極進行技術調整,嚴控滑石含量、入選硬度,選廠的處理量得到了較大的提升,指標有了根本性好轉。同時,選廠在技術方面及時進行流程改造研究,通過流程完善,電耗、原材料的消耗也同步下降。”談起全員創新,選礦工程師楊東深有感觸。
據楊東介紹,身為CEO的欒書偉非常支持技術人員搞技術改造和研究,并要求找準問題和目標,快速實施,刻不容緩。也正是從那時起,特羅莫克銅礦海拔4800米的礦山上,中方工程師與外方工程師圍繞技術改造和研究現場討論的場景時常出現。
抓安全穩定和諧
一手抓生產經營,一手抓安全環保。秘魯礦業堅持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確保安全環保態勢平穩,安全環保工作擅于“中西結合”,堅持在國際同行高標準安全環保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上級要求,扎實開展“領導下基層、查安全、抓整改”活動,并形成每日早調會先研究安全工作的常態機制。
在搞好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秘魯礦業積極處理社企關系。社區和企業、工會和股東關系良好,在秘魯中資礦業界享有良好聲譽。每月參加秘魯政府、社區和企業三方代表的“圓桌會議”,積極協商,妥善處理社區和企業的矛盾問題,充分尊重當地文化和習慣,與社區百姓互敬互愛、互助互惠,著力構建友好社企關系。
在管理的各個環節,秘魯礦業嚴格要求,實施陽光路線。法律紅線堅決不逾越,任何時候都以所在地的法律為依據開展相關工作,樹立了環境友好、遵守法規、負責任的良好企業公民形象。
不必說,成績的背后,秘魯礦業還克服了秘魯50年一遇的暴雨泥石流洪災,克服了長達3個多月沿海“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礦山強降水對生產的影響,克服了山洪暴發多次沖斷精礦和原材料運輸所需鐵路線及中央公路的影響,成功扭虧為盈。
不必說,在特羅莫克銅礦——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采礦場和選礦場,只有30余名中方管理人員(其中中鋁集團系統內20余名),就要管理1400余人的世界級特大型礦山,如今已運行得井井有條。
也不必說,因為氣候不適、高原反應,員工出現流鼻血、發高燒、失眠、體重減輕等系列癥狀,仍然心系企業,堅持工作。
更不必說,遠離家國,夜深人靜時,內心的孤獨寂寞,對家庭的虧欠、愧疚和思念……
“成績屬于過去,不足還有很多。新的一年,在中鋁集團、中國銅業的領導下,我們將盯生產、降成本、建二期、重科技、抓安全、抓機遇,并以問題為導向,找差距、補短板,確保目標實現,力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和黨的建設都能再上一個新臺階!”欒書偉表示。既然選擇了這份事業,困難再大也唯有奮力前行。
征鼓聲聲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作為中鋁集團、中國銅業海外發展新標桿,年輕的秘魯礦業在新征程上必將書寫更加精彩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