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成交攀升,全國房價也形成"追趕"去年水平之勢。昨天,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5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下降0.6%,降幅比4月縮小0.5個百分點,且房價同比降幅連續第二個月收窄;5月份房價環比上漲0.6%,漲幅比4月擴大0.2個百分點,這也是房價環比漲幅連續第三個月提高。此外,二手住房銷售價格還出現自去年12月以來的首次同比上漲。 房價環比漲幅擴大 除了同比降幅在逐月縮小,70個大中城市房價的環比漲幅還在擴大,也意味著房價增速在提高。如5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3%,降幅比4月縮小0.4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7%,漲幅比4月擴大0.4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新建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28個,主要包括銀川(5.9%)、蘭州(5.7%)等;同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1個,主要包括深圳(-6.9%)、廣州(-5.6%)等;而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達到60個,主要包括廈門(2.1%)、深圳(1.7%)等;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只有6個,主要包括西安(-0.4%)、海口(-0.1%)等。 同時,5月70個大中城市二手住房銷售價格更首現同比上漲,漲幅0.9%,比4月擴大0.9個百分點;環比也上漲0.7%,漲幅比3月縮小0.1個百分點。分地區看,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35個,主要包括南寧(7.1%)、鄭州(6.7%)等;同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35個,主要包括深圳(-4.6%)、北京(-3.2%)等;而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有46個,主要包括深圳(4.1%)、烏魯木齊(1.8%)等;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9個,主要包括北京(-0.2%)、西安(-0.1%)等。 銷售面積快速增長 與價格逐月上升相對應的是,房屋銷售面積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今年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464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5%,增幅比1-4月的17.5%提高了8個百分點。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6.7%,增幅比1-4月的18.6%也提高了8.1個百分點。 同時,今年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138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5.3%。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額同比增長49.0%,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也分別增長11.6%和27.9%。 銷量及銷售額的快速增加也令開發商的錢袋充實了不少。今年1-5月,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來源中,定金及預收款4158億元,同比增長17.2%;個人按揭貸款1983億元,同比增長39.8%。 值得注意的是,從資金來源結構分析,個人按揭貸款和定金及預收款的增幅要高于國內貸款(15.8%)、自籌資金(10.9%)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成交量活躍大大促進了房企的資金回籠,甚至可以說開發商資金最緊張的時候已經過去。 業界普遍認可樓市回暖 經過近幾個月的量價雙增長之后,業內已經普遍認可了樓市的回暖局面,因為許多指標已經觸底反彈,如國房景氣指數、商品房成交量、商品房價格等,這是未來樓市發展的樂觀因素。但房地產市場也面臨新的挑戰,如房地產開發投資、土地購置、新開工面積等指標能否進一步復蘇仍對房地產經濟提出考驗,同時量價攀升到高位后,新一階段的盤整也成為預期。 "本輪全國房地產市場調整的’最壞時刻’已經過去,最低點出現在今年一季度,隨后3月份至今市場出現強勁復蘇。當然,房地產市場完全擺脫調整期、進入新一輪增長期的時間,受制于宏觀經濟形勢。"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認為,"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房地產市場還有可能出現盤整和回調。在第一個谷底出現后,未來還可能出現第二個谷底,但第二個谷底的深度應該不會超過第一個。整體來看,樓市周期與宏觀經濟周期基本同步,明年走出調整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