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設計項目的外墻時,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外墻的的每一個組成元素,因為每一層材料都有特定的特性,這些特性將決定整個建筑的保溫程度。
如果我們將一平方米除以外墻結構的兩側空氣的溫差,我們會得到一個對應于傳熱率的值,也叫U值。這個值可以告訴我們建筑的保溫水平與通過它的能量百分比之間的關系;如果結果是低的,我們將有一個保溫良好的外墻,相反,數值越高就是提醒我們這很有可能會增加建筑能耗。
U值的單位是瓦/平方米·開爾文(W/m2·K),取決于固體壁面的每一個材料的導熱系數(建筑材料與傳遞的熱量相對的百分比),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遵循每一層材料的厚度和熱導率(每種材料傳導熱量的能力)。讓我們復習一下計算建筑物熱損失中所需的公式。
隔熱外墻
隔熱外墻被定義為建筑的“表皮”,隔絕外部的溫度和噪音從而保護內部舒適性。它由不透明的墻壁(可以是墻壁、地板或天花板)、可操作的元素(門窗)和周邊熱橋組成,這些都是讓熱量更容易通過的點(具有幾何變化或材料變化的點)。
對于不完全均勻的外墻,例如在金屬或木制結構中,可能就要對不同的區域進行不同的計算,才能在最終結果中得到更大的準確性。然后根據每個區域的大概百分比計算總數,總傳熱系數可以在與建筑項目所在地相對應的當地標準和法規中找到。
傳熱系數的計算
U值的一般計算公式為:
U=1/Rt
其中:
·U=傳熱系數(W/m2·K)
·Rt=所有材料總的熱阻值(m2·K/W),由以下公式得來:
Rt=Rsi+R1+R2+R3+...+Rn+Rse
其中:
·Rsi=室內表面的空氣薄層熱阻單位(根據氣候區規范)
·Rse=室外表面的空氣薄層熱阻單位(根據氣候區規范)
·R1,R2,R3,Rn=每層材料的熱阻值,可由以下公式得到:
R=D/λ
其中:
·D=材料的厚度(m)
·λ=材料的導熱系數(W/K·m)(根據每個材料)
傳熱系數與熱阻值成反比:如果外墻的組成材料的熱阻值越大,通過外墻損失的熱量就越低。也就是說,建筑材料的U值越低,代表抗熱性越好。
U=1/R
R=1/U
氣候區域
在得到U值時,我們必須將它與我們項目所在的氣候區冬季和夏季指定的最大(或最小)傳熱系數進行比較。這個數字是由當地的官方法規決定的,你必須仔細審查并保其正常運行。
W=功率(瓦特)-K=溫差(開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