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鋁和鋼產品加征關稅,已將近一年。
如果根據所謂“232條款”加征關稅的目的是提振國內生產,那么特朗普政府可以宣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由于閑置產能的重新啟動,美國原鋁產量已經開始急劇上升,盡管這一切并非全部歸功于10%的進口關稅。
然而,如果目標還包括解決進口滲透率不斷上升的問題,特別是來自中國鋁生產商的進口,那么關稅措施的最大效力可能已過。
隨著給予特定產品的豁免數量增加,鋁關稅墻出現了更多的裂隙。
中國為豁免程序的主要受惠者,其獲得批準的數量與2017年的實際數量相去不遠。
其狀況要比加拿大好上許多,加拿大還是美國的長期盟友,同時也是其鄰國的重要鋁供應國。
加拿大幾乎沒有獲得任何關稅豁免,這也是加拿大外交部長弗理蘭(ChrystiaFreeland)努力游說全面豁免的原因。
這是一個始料不及定律下的結果,但也凸顯出像美國這樣嚴重仰賴進口的話,關稅的效果相當有限。
產出增加
美國商務部2018年1月的報告建議對鋁進口采取行動,其目標在于將國內產能利用率從2017年的39%提升至80%。
根據美國鋁業協會(AluminumAssociation)的數據,到去年年底,美國原鋁產量年率為115萬噸,相當于國內產能的63%。
隨著世紀鋁業(CenturyAluminum)(CENX.O)重新啟動肯塔基州Hawesville冶煉廠的第三條閑置生產線,美國原鋁產量應會進一步增加。該冶煉廠第一條生產線于去年第三季重新啟動,第二條是在去年年底重啟。
世紀鋁業是三家積極重啟美國產能的公司之一。
Magnitude7Metals位于密蘇里州的NewMadrid冶煉廠已經恢復運營。進口關稅肯定有幫助,但該公司2016年一收購這家工廠,就已經著手重啟計劃。
同樣,美國鋁業(Alcoa)(AA.N)是在2017年底,即美國商務部提交上述報告之前,宣布的重啟印第安納州Warrick冶煉廠閑置產能,而且美鋁后來強調,重啟決定出于該工廠特定的經濟考慮、而非關稅。
還有多少閑置產能會重新運作仍有待觀察,因為煉鋁經濟仍頗具挑戰。
美國鋁業公布,2018年第四季鋁部門出現經營虧損,鋁價自此之后又進一步下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周二期鋁報每噸1,860美元,未能從1月所及的一年低位1,785.50美元反彈太多。
中國出口(主要是鋁半制成品)去年飆升21%至580萬噸。
中國1月出口再增至552,000噸,增速加快至26%。
豁免數量上升
幾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進口鋁“半成品”的主要來源。
傳聞報告指出,中國出口商增加出貨至其他亞洲國家,減少對美出口,主因某些產品遭遇反傾銷稅,以及美中貿易關系緊張。
然而,“232條款”這道阻擋中國制進口品的高墻正在迅速崩裂。
喬治梅森大學梅卡圖斯中心的研究顯示,截至12月18日為止,美國商務部已批準了108項中國制鋁品的豁免要求。
一旦申請豁免者能夠證明某個特定產品沒有國內供應源,就能獲批這種豁免許可。
取得豁免許可的名義噸數總計為550,000噸,而2017年實際從中國的進口量則為641,000噸。
目前還有590項中國制產品的豁免申請在等待審批。
反觀加拿大只取得了三件豁免,數量不到5,000噸,不過在12月中旬時還有935件申請待批。
美國前兩大鋁供應國命運的比較或許有誤導之嫌,但仍具有啟發性。
加拿大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主要原鋁供應國,盡管加拿大也對美國出口半成品。
很難說這樣形式的原鋁無法從國內采購。2017年美國第二及第三大原鋁供應國分別為俄羅斯及阿聯酋,這兩個國家未獲得任何豁免。
中國并未出口這類型原鋁,而是出口內容廣泛的“半成品”,包括許多顯然無法在國內市場采購的產品。
應該不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豁免機制給予成品的待遇要好過原鋁。
但是在美國仍如此依賴進口的情況下,這確實暴露了關稅的局限性。
這其中包括原鋁。根據美國鋁業協會,即便美國國內所有閑置產能都重新啟動,可能仍然只能滿足不到一半的原鋁需求。
峰值效應
根據MercatusCenter,截至12月18日,有略超6,200項鋁關稅豁免申請待批。美國商務部也需要處理30,000項鋼鐵關稅豁免的申請。
這其中的每一項都代表著特朗普鋁關稅墻上的又一個潛在漏洞。
誠然,美國國內生產正在重新崛起,但隨著價格的下跌,10%的關稅只能給美國冶煉商帶來有限的緩沖。
這些冶煉廠一開始被擱置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的成本結構較高。
從政府所述的國家安全角度來看,關稅的頂峰效力即便沒有過去,也已經非常接近了。
那么下一步會發生什么?
全球各地的鋁業協會呼吁重新關注中國龐大的生產和出口產能。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給它們提供了依據。該組織最近的一份報告稱“市場扭曲看起來是鋁產業的一個真真切切的擔憂”,報告尤其點名中國和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報告名稱衡量國際市場的扭曲:鋁價值鏈,2019年1月)
或許美國政府在單獨行動,鋁是中美貿易談判中有關中國補貼問題的一部分。
如果美國想的話,將能夠找到許多盟友,通過多邊努力推動中國對鋁產業進行改革。
需要留意的是,美國可能先要和加拿大人講和,然后才能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