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雖然距離真正的“無人化”車間尚有一段距離,但是越來越多的機器臂正取代人,成為家具工廠里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2020年,家居行業將迎來新一代智能家具工廠產能的集體大爆發,從目前的行業現狀來看,家居工廠自動化已不是個例,接下來,越來越多的“機器臂”取代人將成為必然事件。
文章發于第一家具網,作者為景行;經億歐家居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家具工廠的設備越來越自動化,部分工序實現了“機器代人”。
設備升級了,在家具工廠上班的工人也在逐步知識化、技能化。近幾年,在一些家具工廠,其普工招聘顯示,來自技校的車間操作工比例在增加,并且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家具工廠:自動化圖景比比皆是
家具行業正在面臨著一場升級的殘酷競爭。大洗牌之下,小企業被大量淘汰,大企業借助設備自動化,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自動化筑起更高的行業準入門檻。
置身大型家具工廠,眼見著它們一年比一年現代化,有些工廠已極具“工業4.0”的氣息。從外觀看,廠房氣勢雄偉;廠內生產設備、生產景象則趨近于智能化、自動化,越來越靠近汽車、家電業生產工廠的高度智能化模樣。
2017年家具企業扎堆上市后,資本加持之下,新的工廠建設標準普遍較高,設計合理,設備先進,數據技術廣泛運用于生產與管理各環節,它們將超越現有的智能化水平,再上臺階。
以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為例。這三家企業從華南起家,上市后在華東、西南興建新的生產制造基地。作為彼此的競爭對手,其智造基地選址相距不遠,投產的時間基本上集中在2020年。在各自的新工廠對外規劃介紹中,無論是產能還是智能化水平,都高于這些企業現有工廠水平。
此外,目前總共有不少于30家規模企業在國內布局3-5個區域性家具產業園,2020年大部分將形成產能。2020年將迎來新一代智能家具工廠產能的集體大爆發。
技術藍領將改變傳統家具工人形象
雖然距離真正的“無人化”車間尚有一段距離,但是越來越多的機器臂正取代人,成為家具工廠里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在新一代工廠正式投產之前,關于新工廠需要怎樣的與智能設備相搭配的操作工,以及這些操作工從哪里來,成為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
全新的車間操作系統需要顛覆“過去”:過去家具車間操作工主要以60、70年代的農民工為主,他們進廠時主要是有年齡限制,生產經驗要求幾乎為“零”,需要在企業培訓一段時間才能上崗;在珠三角地區,過去的普工來源呈現明顯的“地域性”,主要來自四川、兩湖、廣西、云貴、江西、安徽;普工的招聘渠道,主要是家具企業直招、老介新、外包中介。
如今,60、70年代出生的勞動力老去,工廠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車間操作工以90后為主。工廠在專業技能上對他們要求更高,家具工廠需要的操作工越來越像汽車廠、家電廠的操作工。
“技術藍領”的形象將大幅改變傳統家具工廠工人的形象。
據介紹,目前家具工廠工人的主要來源是中職、高職院校畢業生,很多企業為了保障穩定的勞動力供應,已經強化校企合作。
“近幾年,與學校合作的的家具企業數量在增加,合作的形式也更加深化和多樣化,我們感覺到工廠對于高職院校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很大。”據某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負責人介紹,他們畢業生就業率很高,在企業的發展成長都很快。
在發達國家,技術藍領很常見,他們不僅工資高,社會地位還受尊重,雖然當前老百姓對技術藍領的重視還不及國外,但是我們可以預見,在制造業智能化的趨勢之下,擁有專業技術、能與設備配合好的技術藍領將會越來越吃香。
對于新一代家具工廠來說,全新的車間除了要找到人,找對人,對于人的管理方法也將是全新的。很難想象企業用管理農民工的經驗去管理新生代的操作工,這可能是比如何招到人還要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