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8年,中國臺灣地區(以下簡稱“臺灣”)的木材市場正逐漸從2016年的不景氣狀況中擺脫出來,木材進口量呈增長態勢??傮w情況如下。
1.原木
2018年,臺灣原木總進口量約52.30萬m3,較2017年的38.97萬m3增加了34.2%。
從進口來源國來看,馬來西亞是臺灣最大的原木供應國,雖然供應量較上一年有所減少,但仍占臺灣進口市場的25.4%(13.30萬m3),進口樹種主要以柳桉等熱帶材種為主。新西蘭位居第二位,共向臺灣出口12.72萬m3(24.3%),主要樹種為輻射松,用于生產單板層積材(LVL)和膠合板。從日本進口的原木量位居第三位,主要以柳杉為主,共計7.43萬m3(14.2%)。除此之外,還從所羅門群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進口熱帶木材,分別為6.16萬m3(11.8%)和1.68萬m3(3.2%),用以彌補馬來西亞原木供給的不足。而來自其他國家的原木進口量合計為11.02萬m3(21.1%)。
2.鋸材
2018年,臺灣鋸材進口量達到135.67萬m3,比2017年增加了7.8%。這主要是由于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貿易量增加所致,第四季度盡管受到中美貿易影響,進口量有所下降,但全年進口總量卻有所增加。特別是托盤、包裝材等與貿易高度相關的商業用材的需求量顯著增加。
與2017年一樣,加拿大是2018年臺灣最大的鋸材供應國,供應量達到49.43萬m3(市場占有率36.4%),以SPF、鐵杉和花旗松為主。來自歐洲的鋸材進口量位居第二,總計28.08萬m3(20.7%);中南美洲的鋸材進口量位居第三位,為10.98萬m3(8.1%)。位居第四至第七位的鋸材進口國依次為新西蘭(以輻射松為主,進口量10.00萬m3,市場占有率7.4%)、馬來西亞(以柳桉等熱帶材種為主,9.45萬m3,7.0%)、美國(以南方松為主,8.03萬m3,5.9%)、澳大利亞(以輻射松為主,6.69萬m3,4.9%)。另外,臺灣還從印度支那半島(中南半島)進口各種針葉和闊葉板材,進口量為6.65萬m3(4.9%),主要用于家具和室內裝修,在鋸材進口國中位居第八位。其他國家的進口鋸材合計為6.35萬m3(4.7%)。
日本作為近鄰積極向臺灣宣傳日本產木材,并已初見成效。據統計,2012-2013年,日本向臺灣出口的鋸材總量不過才700~800m3,而2014年就達到了1567m3,隨后的2015年為2209m3、2016年為4223m3、2017年為6568m3,而2018年更是達到了1.11萬m3,呈逐年增加態勢。
3.膠合板
2018年,臺灣膠合板總進口量為55.01萬m3,比2017年減少了4.9%。這是由于臺灣經濟不景氣,建筑市場低迷,膠合板需求減少所致。
從進口來源國來看,與2017年一樣,從中國大陸地區進口的膠合板最多,高達29.36萬m3,市場占有率為53.4%。馬來膠合板供應量因馬來西亞原材料不足及價格暴漲,進口量驟減,為10.77萬m3(19.6%)。印度尼西亞膠合板的進口量為10.73萬m3,雖有略微減少,但市場占有率幾乎與馬來西亞持平(19.5%)。另外,臺灣還從俄羅斯進口樺木膠合板并從越南進口桉木膠合板。
2018年,臺灣進口的膠合板中包括了約5.15萬m3的LVL板材,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地區,多為利用白楊和輻射松生產的LVL板材。另外,臺灣還從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進口利用輻射松及熱帶材生產的LVL板材。
4.細木工板
2018年,臺灣細木工板的進口量為6763m3,與2017年持平,大部分從中國大陸地區進口。
5.單板
2018年,單板的進口量為25.43萬m3,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12.2%。由于臺灣經濟不景氣,導致細木工板需求減少,單板的使用量也隨之減少。生產企業雖然將生產能力轉向了膠合板生產,但將LVL板材作為無結疤角材替代品的需求并未發生變化,反而促進了單板使用量的增加。
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向臺灣出口了9.88萬m3(市場占有率38.8%)單板,主要為桉木單板和裝飾單板貼面膠合板(貼面板),首次超過馬來西亞成為臺灣的第一大單板供應地區。臺灣從馬來西亞主要進口柳桉和熱帶木單板,進口量為4.81萬m3(18.9%);從越南主要進口桉樹單板,進口量為3.39萬m3(13.3%)。另外,從新西蘭(2.62萬m3,10.3%)、智利(1.49萬m3,5.9%)和巴西(1.06萬m3,4.2%)等國主要進口輻射松單板,用于制造LVL板材。其他國家的單板進口量合計為2.18萬m3,占市場總量的8.6%。
6.木芯板
2018年,臺灣木芯板的進口量為29.70萬m3,比2017年減少了17.5%,這主要是由于經濟不景氣,且建筑和內需市場低迷導致的。木芯板供應商為緩解因供應過剩導致的跌價風險,目前不得不進行生產轉型,轉為生產膠合板。
木芯板的進口量與2017年相同,其中印度尼西亞馬六甲產的金合歡材進口量最大,達到28.51萬m3,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96.0%。其次是馬來西亞柳桉材,但其市場份額還不足5%。
7.刨花板
2018年,臺灣刨花板進口量比2017年增長6.7%,為35.53萬m3,已連續5年突破30萬m3,達到有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刨花板具有價格便宜和易加工等特點,在經濟不景氣情況下反而出現逆增長。作為膠合板和纖維板的替代品,刨花板的消費量在不斷擴大,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2018年,泰國刨花板在臺灣總進口量中居首位,達到11.01萬m3,市場占有率為31.0%。其次是土耳其(7.96萬m3,22.4%)、意大利(4.95萬m3,14.0%)、羅馬尼亞(4.38萬m3,12.3%)、奧地利(2.56萬m3,7.2%)、加拿大(1.26萬m3,3.5%)以及中國大陸地區(1.13萬m3,3.2%),其他國家合計2.27萬m3,占6.4%。
8.纖維板
2018年,臺灣纖維板的進口量比2017年減少了2.8%,僅為14.19萬m3,連續4年低于15萬m3。其中,從泰國進口的纖維板量最大,為7.39萬m3(市場占有率52.1%),其次是中國大陸地區(1.40萬m3,9.9%)、馬來西亞(1.24萬m3,8.8%)、新西蘭(1.04萬m3,7.3%)、德國(9873m3,7.0%)以及印度尼西亞(6961m3,5.0%),其他國家共計1.43萬m3(10.1%)。
在過去的4年間,纖維板年進口量維持在14萬m3~15萬m3之間。據推測,這可能是由于刨花板使用量增加導致纖維板使用量減少。從短期來看,預計還會在14萬m3上下波動;從中長期來看,如果經濟持續低迷,出口市場不出現增長,則難以維持14萬m3的進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