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與“貿易戰”脫離不開的2019年上半年過去了,家具行業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回顧上半年,用以下關鍵詞可予摡括。
訂單荒
這是一個無論是品牌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覺得訂單緊缺的上半年。工廠開年返工時間延遲,老員工返廠率同比增高,工人加班時間減少,以往的“普工荒”未出現,促銷更加頻繁,種種現象的根源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訂單不夠或者只能勉強維持正常的生產運營。
受貿易戰、地產紅利消退的內外部環境影響,大眾對家居消費的信心衰減,家具企業的“訂單荒”或成常態。
定制降速
上半年對定制家具企業來說,營收倍感壓力。
定制家具上市企業一季度報顯示,企業普遍增速在20%以下,個別明星企業甚至出現了個位數增長及負增長,整個行業的增速從去年的2位數,銳減至個位數。回顧定制家具發展這些年,營收增速經歷了100%多、60%、40%多,再到現在的普遍20%以下。消費者捂緊了錢袋子,第一梯隊的品牌企業也只敢把年度營收增速定在了保住“2”字頭。
整裝增速
定制家具企業普遍在2018年就開始布局“整裝”,這個萬億級別的市場還吸引了來自房地產、陶瓷建材、裝修等泛家居產業的玩家參與。
從2018年“整裝”元年開始到現在,一年過去了,有兩家企業公布了整裝成績單:其一是歐派,2018年歐派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其中整裝接單業績突破3.5億;其二是尚品宅配,其整裝收入從2017年的228萬元增長至2018年的1.94億元,增速高達8401.91%。雖然整裝的1.94億元在尚品宅配全年近70億的營收中占比不大,但是其增長速度卻是遠超其全屋定制這塊主營業務的。
基于整裝業務還未能成為企業的主流業務,所以公布整裝成績的企業并不多,不過公布業績的兩家企業數據來看,整裝業務目前雖然營收規模不大,但增長速度卻是差不多呈幾何式增長,這也印證了之前行業看好整裝的原因:整裝業務一旦運作成熟,其營收的增長將是成倍數增長,是一個可以涵蓋所有大家居品類的“巨無霸”業務。
今年上半年,整裝仍是行業熱詞,業績持續增長應在意料之中。
高管異動
2019年上半年,紅星美凱龍、索菲亞、顧家家居、東方雨虹、好萊客、我樂家居等十多家企業均有高層人事變動,涉及20多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其中不乏總裁或總經理。有些企業的高管變動甚至可稱為“人事地震”,波及的高管數量很多,簡直是“跑步離場”。
高管異動頻繁,雖然不乏個人職業選擇、公司內部崗位調整、公司控制權易手等原因,但大部分也折射出企業經營業績的壓力。從行業角度來講,大量高管的異動也折射出行業的景氣指數,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家具全行業告別高速增長。
大消費
家居銷售越來越多地融入人們的日常消費場景。
賣場方面,“6·18”期間,居然之家聯合天貓打造的“居然之家官方旗艦店同城站”,通過“3D場景關聯導購系統”等黑科技實現線上線下商品服務的打通,再聯合天貓、支付寶打造了“居秒貸”,放款時間在3分鐘以內,最高額度可達30萬元,給裝修、買家具的消費者帶來便利。
品牌廠商方面,6月4日下午,尚品宅配發布完成工商變更登記的公告,變更后的經營范圍新增冷熱飲品、小吃、面包、糕點等,至此尚品宅配經營范圍包攬消費者吃、住兩大方面,意在向“大生活”方向發展。
新中式
據京東“6·18”家具戰報:新中式家具6月18日前10分鐘成交金額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07%。消費數據顯示新中式家具憑借其深厚的審美記憶與文化內涵,深受當下年輕化消費群體的喜愛。
回到今年三月的潮流風向標第41屆東莞名家具展,其首次將1號館一二層全部打造成為新中式品牌館。隨著國人對傳統文化的不斷關注,新中式家具儼然已成為當代人的文化自我認知符號,其“傳承與創新”的理念,更是當代年輕人最真實的精神寫照。當大國自信重新回到這一代人的心中時,年輕消費者對自我的認可和對傳統文化的認可,使他們更容易對新中式家具產生特殊的情愫。
百億之“爭”
5月21日,敏華控股發布2019財年業績公告,其在2019財年(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營收99.12億元;財報顯示,歐派家居在2018年以115.09億元位列家具業營收榜首,這也是首家進入“百億俱樂部”的家居制造企業;顧家家居2018年營收91.72億。而在2019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力壓歐派家居,位列A股家居制造企業營收榜首位置。
可以預見,家具企業強者恒強,2019年有望迎來三家“百億巨頭”。而三家百億企業的“頭名”之爭也將會非常激烈。
從市場經營角度看,2019年上半年,對于家具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是在熬,在竭盡全力求生存。
“惶者生存”、“危機感”切切實實地籠罩在所有家具人頭上:品牌企業也會遭遇增速瓶頸,業績重壓下的高管們不再風光無限;中小企業老板擔憂資金鏈,訂單荒之下普工開始擔心裁員與失業。
不過,禍兮福之所倚。大環境的不景氣正倒逼企業及個人強化自己,優化組織,追求更高水平的創新與重構,由此打造的新的競爭力,或是行業再度騰飛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