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如果問起我們是什么行業時,可能很多人都會回答說是“家居”行業。這可能再正常不過。自打我們進入這個行業,我們的企業是家居企業,我們的經銷商是家居經銷商,經銷的產品是家居產品,經銷產品的商場是家居商場......
1、我也是在對行業發展的不斷深入研究中發現問題的。2018年5月,我首次提出家裝材料“多品類集成”的經營思想。相對這個“多品類集成”的經營模式,就是我們傳統的家裝材料單品類經營模式。但問題是:這樣的單品類經營模式明顯不符合家裝消費者“裝修一個家”的基本需求,因為“裝修一個家”的過程,就是家裝材料的多品類集成過程。
那么,為什么長期以來我們并沒有發現這樣的單品類經營模式有任何問題呢?這應該就是一種歷史的“想當然”:既然行業發展已經有年頭了,照著去做一定不會有問題。沒有人去思考“我是誰?”這樣的行業屬性的問題,以及“我要去哪里?”這樣的行業發展使命的問題。
這甚至是一種歷史性的慣性思維:既然過去大家都這么稱呼的,不妨繼續這種稱呼。又有什么問題呢?
但是,互聯網家裝的出現,讓我們感到用“家居”來描述我們行業已經越來越不合適。特別是如果要系統地去思考分析行業的發展,就會遇到很多概念上的矛盾。比如說,為什么我們的消費者是家裝消費者,而我們的行業卻是家居行業?再比如,我們知道傳統家居行業之外,還有一個(傳統的)家裝行業。這家裝行業與家居行業究竟是一個行業還是兩個行業?家居與家裝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有人為了避開這些問題,開始用泛家居來定義行業。但這樣做依舊還存在問題:家居和家裝,究竟哪個才是核心?家居和家裝的關系是什么?泛家居行業的發展使命又是什么?
2、這里我們遇到一個理論上的問題:我們究竟應該依據什么來確定我們行業的屬性?我曾經在微信朋友圈中出了兩道填充題,以幫助我們來對我們行業的屬性進行理性的思考:
填充題:
1.我們的消費者是消費者。答案:1)家居;2)家裝
2.我們的行業是行業。答案:1)家居;2)家裝
你的答案是什么?
如果我們第一題選擇是家裝而第二題選擇是家居,顯然邏輯上就出了問題:為什么我們的消費者是家裝消費者,而我們的行業卻是家居行業了呢?但是,我們的消費者應該確鑿無疑就是家裝消費者。如果這樣,那一定是我們對行業的認識出了問題。
我們應該從我們消費者的基本需求出發,來定義我們行業的屬性,確定我們行業發展的使命和任務。我們的消費者是家裝消費者,我們消費者的基本需求是“裝修一個家”。所以,我們的行業就應該是家裝行業,我們行業發展的使命,就是家裝要素的有效組織。
3、我是從對家居電商的研究轉為研究“家裝電商”的。“家裝電商”是我在2013年5月率先提出來的概念,那時還沒有互聯網+的概念,但是互聯網家裝已經以“家裝電商”的概念處在醞釀之中。
我明顯感到用當初現有的行業定義已經無法來描述行業正在發生的變革。于是在2014年6月,我指出我們的行業就是家裝行業,只不過為了區別傳統的家裝行業,我首次提出“泛家裝”的概念。
泛家裝行業主要包含了傳統家居行業和家裝行業,但還不止這些。泛家裝甚至還包含傳統家電行業,這是我當時的預言。為什么?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判斷:只要你的產品是在家裝消費者“裝修一個家”的過程中被購買的,你就應該屬于泛家裝行業。
現在家電渠道企業紛紛開始做家裝了。不明事理的人都驚呼“跨界打劫”。其實不然。我認為這是家電行業的正常回歸,因為它們原本就屬于泛家裝行業。泛家裝與泛家居一樣,都包含了傳統的幾個相關但又相對獨立的行業,但是兩者著重點不一樣,于是對行業的理解也不一樣,因而指導行業發展實踐和結果也不一樣。
毋庸置疑,泛家裝的重點在于家裝,其思想的邏輯非常清晰:因為我們的消費者就是家裝消費者。其實我們行業就是家裝行業。加個“泛”字,只是為了區別傳統的家裝行業。
而泛家居的重點還是家居,只不過從邏輯上包含了傳統家居、家裝等行業。但是它依然無法回答這樣幾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消費者是家裝消費者,我們行業的重點卻是家居?家居和家裝究竟是一個行業還是兩個不同的行業?家居和家裝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什么?
還有,泛家居概念無法回答這個重要問題:泛家居行業的發展使命是什么?
4、我們常說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可是我們行業的發展使命是什么?這個問題貌似幾乎沒有人問起過,所以也不可能有答案。
從家居的概念出發,或者是從泛家居的概念出發,我們似乎很難找出行業發展的使命。或許,這就是我們行業這些年來一直偏離家裝消費者基本需求的根本原因。或許還有人爭辯道:泛家居行業的重點就是幫助家裝消費者裝修一個家。那么,為什么不是泛家裝行業而是泛家居行業呢?
泛家裝是以家裝為原點,實際上就是家裝行業。只不過為了區別傳統那個狹小的家裝行業,我在前面加了個“泛”字。而泛家居則是以傳統家居行業為中心,泛指與家居行業相關的一些行業的結合,它是以傳統家居行業為中心來“泛”開的,其核心依舊是家居。迄今為止,沒有人分析泛家居行業究竟是一個暫時的行業集合概念還就是一個完整的行業,也沒有人能夠指出泛家居行業的結構究竟是怎樣的,特別是家居與家裝的邏輯關系是怎樣的。
另外還有一個更具體的問題:單品類家居產品服務與家裝施工交付服務之間是什么關系?單品類家居產品服務究竟是家居屬性還是家裝屬性?
這些問題沒有經過系統科學的分析,泛家居依然是一個民間傳說。它沒有確切的定義,沒有明確的行業范圍。在泛家居概念下,家裝公司還是家裝公司,家居企業還是家居企業。家居還是家居,家裝還是家裝。家居與家裝之間的關系還是說不清楚。
泛家居行業的發展使命依然也還是說不清楚。如果是(泛)家裝,其行業發展使命非常清晰,這就是更好地幫助家裝消費者裝修好他們的家。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家裝要素的有效組織。
家裝要素主要是指設計要素、材料要素和施工要素。這是我在2015年提出來的理論。泛家裝行業的發展,就是一切都是圍繞“裝修一個家”來展開,來有效組織家裝各要素,以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高的運營效率。在泛家裝概念中,家居就是家裝材料要素。傳統家居企業我們又稱為家裝材料生產企業。
5、無論是從字面意義上理解,還是實際中人們使用泛家居這個概念時的思維表現來分析,泛家居的思維中心依舊是家居,依舊是以生產經營家居產品為中心,依舊是為了維護傳統單品類家居經營模式。
“家居”意識就是產品意識,其思維是圍繞家居產品的經營展開的。
讓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深深根植在傳統家居單品類經營模式中的“家居”意識。首先是家居企業做什么的問題。幾乎是,每家家居企業的誕生,都是為了生產某個單品類的家居產品。生產產品后怎么銷售呢?當然是組建自己的經銷商團隊,然后在各地的家居商場開設單品類的品牌專賣店,來經銷自己企業生產的家居產品。而各地的家居商場,也是為了幫助各家居企業的經銷商經銷各自的單品類家居產品而設置并運營的。
這有什么問題嗎?從家居產品的生產經營來看,幾乎是一氣呵成,邏輯非常清晰。這么多年來,我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可是,我們似乎從來沒有想過家裝消費者的基本需求是“裝修一個家”,而裝修一個家就是家裝材料的多品類集成。
我們似乎也從來沒有想過,我們企業的生產與經營需要圍繞家裝消費者“裝修一個家”的基本需求來開展。在家居企業的經營詞典里,似乎是找不到“裝修一個家”的概念。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如何招募更多的經銷商,如何開更多的專賣店,如何設計生產更多系列的單品類家居產品,如何增加單品類家居產品的銷售,如何與家裝消費者斗智斗勇發展完美的營銷話術,甚至是如何通過單品類家居產品服務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家居”思維使得我們的眼光始終只盯在家居產品的單品類經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