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產銷量全國第一,品種居全國首位,出口量全國第二,生產加工基地中心,流通集散基地,這些都是云浮石材業發展的有力證明。但上規模、有品牌的石材企業不多,不少仍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知名的石材企業幾乎沒有,這也是云浮石材業的現狀。如何發揮優勢,做大做強云浮石材業呢?
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到云浮視察時,要求我們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經濟總量翻兩番,把云浮建設成為我省山區經濟強市。十年翻兩番,意味著年均增長速度必須達到15%以上,這樣高的增長率靠什么來支撐呢?張書記為我們指出了明確的途徑,其中一條就是打造特色工業產業。
市委書記溫耀深在云浮學習貫徹張書記的講話精神時指出,一個地區特色經濟的形成,既來自于對固有資源優勢的利用和延伸,更在于因勢利導地著意培育和提升創新。
所以說,發展特色經濟更重要的是來自于后天的培育。石材產業是云浮特色工業之一,如何做大做強云浮石材特色產業呢?這是企業和政府共同面對的問題。
把云浮當一個品牌打出去
好世界石材廠的董事長李木楠說,目前在云浮做石材有兩個優勢:一是政府的支持和重視;二是云浮石材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名聲。這兩點是我們石材業發展不可估量的資產,也是一種品牌的象征。能否真正經營好生意,剩下來的就要看企業本身的素質了。
近幾年來,云浮在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上下功夫,選準以石材業為振興本地經濟的突破口,大辦石材企業,使石材這項富有本地特色的經濟很快就發展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并迅速實現了“點石成金”的夢想,產生了一石驚天的效應。目前,云浮石材業經過起步、發展、提高、創新這四個階段,已發展成國內最大的石材加工、銷售和創新基地。在境內324國道兩旁,連綿分布著4000多家石材企業,構成甚為壯觀的“百里石材長廊”,成為云浮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線。
據中國石材工業協會公布,去年云浮石材工業產值38億元人民幣,出口達16億元人民幣,企業規模、年產值、產品質量均列國內前茅。特別是經過多年的發展,云浮已成為了世界名優石材生產加工、商貿的集散中心,年生產能力為各類板材6000萬平方米,工藝品600萬件以上,有13大系列1000多個花色品種、23大門類的國產石材、進口石材,各種石材裝飾產品、工藝品、配套產品應有盡有,板材精度高,工藝品精致,產品暢銷海內外,形成了“買石材到云浮來”的市場氛圍。
品牌就是企業的形象。副市長賴斌在捧回“中國石材基地中心”這個榮譽時曾說過,“中國石材基地中心”稱號的獲得,有利于提高云浮石材產業乃至云浮的知名度,有利于創立石材產品的品牌,有利于開拓國內外市場,這是眾所周知的“品牌效應”,是云浮做大做強石材業的一個契機。今后,云浮要以此作為新的起點,首先抓好石材工業中長期的發展規劃,確定市場定位和工作措施。要規范石材行業管理,逐步使現行的石材企業前店后廠變為生產與銷售分離,解決石材企業環境污染問題,發展石材專業市場。其次要抓質量、創品牌。如抓ISO9000標準的認證,申請著名商標等。再次要迅速培育一批石材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的影響力,帶動云浮經濟的發展。
做大未必得利,做專方能成功
常言道,百通不如一精,一招鮮吃遍天,企業與人一樣。在一次參觀大陸石材廠時,該廠董事長陸軍強對記者云浮石材業如何做大做強的問題笑口而答:現在做大還不到時候。其言下之意,是說當今社會,競爭殘酷,你樣樣都蜻蜓點水式地會一點,不可能做精、做專、做強。
做大必先做強。目前,很多石材企業家都從企業經營戰略中敏銳地意識到:企業多元化發展戰略固然有其優勢,但專業化發展模式更穩健,也更易取得成功。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專業化競爭的經濟,達不到專業化,就不能創造品牌,不能占領市場;不能同時創建品牌和占領市場絕對份額,企業就不能獲得持久生命力。
走專業化之路是攤位市場改良的一個不錯的出路,這曾經是業內人士的共識。目前云浮所謂的石材專業市場幾乎都是前店后廠攤位式經營,除了少數的幾個大廠比較有自己的經營特色外,其它很多石材廠的管理經營、特點都不是很突出,或者不夠專業化,或者經營管理滯后。正如曾有人戲言:云浮的石材是絕對的“統一”。意思是說,云浮石材缺乏個性和自己的品牌,看一家就知全部。據專家介紹,所謂專業市場,就是同一類產品的各個檔次,各個品牌,各種規格,各種價位和量大量小都不會讓前來挑選的消費者失望而歸。然而,從云浮現有的石材專業市場來看,他們和一站式商場里的專柜談不上有什么分別,在專業市場買得到的東西在綜合市場一樣買得到,在綜合市場買不到的東西在專業市場同樣買不到。
也有石材老板說,目前很多消費者買石材,都是沖著花色品種來的,一個花色或一個品種都是買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各個企業的技術和質量都會有差別,如果企業強強聯合,技術上難以進行整合,因而也就難以發揮集團優勢,這就大大增加了經營和管理的難度,而且公司的規模越大,工程的項目越多,管理難度也就越大,點多面廣,涉及多重領域,而且工程規模又太小,成本必然增加,那么效益也就很難如愿了。所以,云浮石材業的做大做強,目前最重要的是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開發新產品,共同打品牌戰,增強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靈活性,使公司既能同大企業分庭抗禮,同時在與小企業競爭中又能游刃有余。
同時,行業競爭的無序化,也是制約云浮石材業的最大頑癥。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協會的管理職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市場沒有統一的“游戲規則”,企業各自為戰,互相拆臺,挖墻腳的現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如何發揮行業協會的管理職能,規范市場,是今后云浮石材行業做大做強的重要議題。
找準發展定位全力出擊
這些石材主的憂慮,云城區委書記金繁豐早就想到了。為進一步發揮特色經濟優勢,做大做強石材業,打造國際知名石都品牌,在云浮市石材業占有重要地位的云城區加快了整合資源、集優成勢的步伐,制訂了今后加快石材業發展的措施和方向。
做大必先做強,金繁豐的觀點和企業主的想法不謀而合:企業生產規模小,遇上大訂單或需求多個品種的客戶,單個企業就難以應付,即使聯系幾個企業把訂單接過來,但交貨期、質量等都無法保證,直接影響客戶的信心;企業生產設備落后,從而使產品質量和檔次提高慢,不適應市場競爭和需求,欠缺市場競爭力;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這樣企業知名度和占有率得不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不高,大多石材企業存在家族式管理,缺乏管理人才,致使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不高,出現產權關系模糊、分配制度不健全、辦事透明度不高、管理缺乏民主和監督等,嚴重地制約著企業進一步發展擴大。這些問題都是石材企業做強的制肘。
“當前,要推動云浮石材業二次創業,就必須大力發展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股份制企業,通過聯合、兼并、收購、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以優勢骨干企業為核心,以資本為紐帶,推動‘以大帶小’,‘大小結合’、‘強強聯合’,促使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或培育組建具有較強競爭力和輻射能力的石材企業集團,實現石材企業的低成本擴張,實現增長方式由精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提高石材企業在加入WTO后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金繁豐成竹在胸。思路決定出路,石材業今后的發展定位就是強強聯合、借品牌效應、創名牌。云城區打出了石材業走向世界的一張底牌。
但是,金繁豐指出,強強聯合是有針對性、有目的扶持,而絕不能強行“撮合”,搞盲目的“拉郎配”。合作,主要是生產上的合作,同時也可以是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方面的合作,通過合作生產,聯合勞動,可以有效地改變小企業小生產所不能達到的目的,走向大企業社會化生產規模化發展的路子。
中印石材廠在這一方面先行一步。該廠由十多位業主共同投資組建,廠內各業主既團結協作,又擁有自己的“地盤”和設備,相對獨立經營,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業主既可以用自有資產開展業務往來,做小老板,又可扛著“中印石材廠”這面大旗拓展業務,從而有效地突破了以往小生產、小規模、實力弱的瓶頸,有了一個高起點的自我發展空間,為一些實力不強而又想尋求新發展的企業主拓出了一條求大發展的好路子。
同時,富林石材有限公司也在股份合作制方面創造了成功的先例。股份合作制企業的建立,集合并發揮著個體私營企業中個人獨資企業所不能達到的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方面優勢,為企業的規模發展創造了條件。
以人為本,做強質量和外貿文章
“保證質量無小事。”在好世界石材廠,這句話不是口號標語,而是上至董事長下至工人的行動準則、做事宗旨,也是云浮對世界“買好石材請到云浮來”的一種自信和承諾的標注。好世界石材廠最基層的工人都明白,在這里干活,質量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與其做砸了挨批評再返工,不如從一開始就認真對待,不放過每一個細節,這樣,客戶就無可挑剔,公司也不會浪費資源,達到雙贏。
借用春光石材公司董事長萬福榮的話: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在科技創新和提高質量上下功夫。我國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買方市場的形成,導致了石材業的競爭由賣方市場條件下的“有貨不愁買”及廉價為主,轉為價格、質量、性能、品牌以及服務方面的綜合競爭;增長方式也從原來的簡單的、以量的擴張為主轉變到依靠提高反應速度、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鑒于此,云浮大部分石材業主都充分認識到,必須吸納高新科技,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引進高級的科技人才,研制開發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石材產品,嚴格按照國際管理標準和質量控制標準,推動產品質量管理和參與ISO9002質量認證工作,創立打得響、有競爭力的名牌產品,才能把石材業做大,把“云石”的品牌造得更響。?
有人說,21世紀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云浮石材業發展至今,一直存在著管理滯后的通病,大部分廠家仍舊是原始的家族式經營,而在業務處理上,尤其在外貿洽談上亦依舊是原始、簡單的方式。在企業市場化、市場國際化的今天,作為“石材王國”的云浮石材業,擁有外貿知識與談判經驗,又熟悉石材市場和業務的專業人員非常緊缺。有關人士分析,造成這種困境和尷尬的原因:一是云浮地處粵西,經濟相對欠發達,人才吸引力不強;二是當地的石材廠大多是家族式經營,管理意識淡薄,用人觀念陳舊、保守;三是當地專業人才匱乏。
春光石材廠的陳經理說,隨著云浮石材業的影響不斷擴大和企業自身業務的不斷發展,促進外貿交流,加強企業和云浮石材業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必須重視外貿的交流與發展,更新、改變用人觀念和管理意識,提升企業自身質素,加強外貿的溝通與交流。
規模效應是做大石材業的切入點
工業化的突破口往往在于園區建設,也只有整合和新建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園區,才可以引導產業集聚,獲取規模效益。石材業作為云浮的支柱產業,應如何整合現有資源,打造石材規模板塊?
云城區以先人之見,出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石材特色經濟的新舉措,以推動石材經濟的發展。該區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上,計劃5年投入150億元精心打造中心三大經濟板塊。繼續完善牧羊、逕口、羅沙、高峰、河口、夏洞、思勞、腰古等石材工業園區。并通過加快建設高效暢通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進一步拉近與珠三角發達地區的時空距離。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廣梧高速公路馬安至河口段建成通車,連接西江港口碼頭的河楊公路也在緊張有序的復工建設當中,初城通市城區的新世紀大道亦進入規劃建設階段。
在產業分工領域上,逐步引導企業實行產銷分離。在完善現有石材生產區的同時,再規劃4000畝地建設五大功能區,即生產加工區、荒料和產品進出口的碼頭貨運區、產品銷售區、配套服務中心功能區和石材機械制造銷售服務區,逐步改變前店后廠為產、銷分離,產品銷售入室經營,以此提升云浮石材品位,建設全國最大、質量最優、國際化石材生產加工銷售服務基地,打造國際知名石都。目前,該區總投資1.6億元、占地面積400畝、計劃建設營業商鋪2000卡的石材專業市場正在緊張的施工當中,為區內石材企業提供交易平臺,促進石材企業實現產銷分離。
在信息科技領域上,云城區以電子政務和企業信用信息資源共享為重點,大力開發建設綜合性或專門的信息交換平臺--云浮石材網。同時,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更新,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使石材產品逐步向“新、精、特、尖、巧”方向轉移。
針對做大做強石材特色產業,政府還專門出臺扶持石材產業的優惠政策,按照“業主自愿,積極引導,實事求是,分類指導”的原則大力推行強強聯合,積極引導當地石材企業從家族式經營向現代化的生產經營方式轉變,鼓勵有規模、有優勢、有特色的企業聯手,開展緊密合作,集優成勢,創立品牌,致力打造“石材航母”,提高石材企業在加入WTO后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