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智能門鎖以其科技感的外觀和便捷的解鎖方式,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但在市場火熱的背后,整個智能門鎖消費市場卻顯得魚龍混雜。近一年多來,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及各地消協的智能門鎖監測和比較試驗中,結果都不盡人意。
今天(5月13日),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聯合消費者網(www.bjxf315.com)發布了智能門鎖消費滿意度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消費者因便捷、開門不繁瑣而選擇智能門鎖,但對于其安全性并不放心,服務器被攻擊導致開門指令泄露成為消費者的最大擔心。
面對一方面智能門鎖因使用便利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關注,另一方面由于涉及指紋和人臉識別等多項新技術,智能門鎖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專家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針對指紋和人臉識別等新技術運用建立標準制度,為企業設立產品門檻和標準要求,生產質量可靠產品提供根本保證。
七成多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比較安全或安全性一般
本次調查通過消費者網(www.bjxf315.com)和“北京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共計收回有效問卷3257份。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對智能門鎖不太了解或了解一般,對智能門鎖比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均只占到一成。
選購智能門鎖,安全因素成為受訪者首要考慮的因素,但對于智能門鎖的安全性,受訪者的信心并不足。調查結果顯示,有六成多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比傳統門鎖安全,有三成多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沒有傳統門鎖安全。但認為智能門鎖非常安全的受訪者不到一成,有七成多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比較安全或安全性一般,另有一成多受訪者認為不安全或不太安全。
消費者為何會選擇智能門鎖?七成多受訪者表示因便捷、開門不繁瑣選用智能門鎖,六成多受訪者因忘帶或丟失過鑰匙選擇智能門鎖,近半受訪者因對時尚感和科技感比較重視選擇智能門鎖。
受訪者最擔心智能門鎖的開門指令泄露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最擔心服務器被攻擊導致開門指令泄露,其次是擔心在非正常條件下異常解鎖和無法解鎖,以及擔心開門數據指令被竊取(人臉、指紋被復制等。只有一成多受訪者表示對智能門鎖非常滿意,七成多受訪者表示一般或比較滿意,超過一成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另有少數受訪者表示非常不滿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中,有超三成受訪者認為可能出現指紋不靠譜,淋雨或出汗后指紋識別不了問題;超兩成受訪者認為手機系統升級,智能門鎖的兼容性不強;近兩成受訪者認為可能出現人臉識別不了的問題。
新技術產品市場監管部門要把好監管關
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有關專家表示,智能門鎖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問題。智能門鎖的產品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專家建議,企業是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為自己生產和銷售的產品質量負責;有關部門應及時完善相關標準,嚴格把好市場監管關,對于像智能門鎖這樣普遍進入市場,又存在安全隱患的新技術產品,市場監管部門尤其需要加強監督管理,一旦發現存在安全風險,及時采取相關措施,督促企業整改,并依法對其進行處罰;消費者應理性科學消費,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挑選智能門鎖時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不盲目追求各種奇特功能和開鎖方式。
相關背景
2018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數據顯示,抽檢34批次電子門鎖產品有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2.4%;對40款智能門鎖做了風險監測,25%的樣品指紋識別功能存在安全風險。
2019年5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等對29款主流智能門鎖商品開展了比較試驗,結果顯示,48.3%的樣品密碼開啟存在安全風險,50%的樣品指紋識別開啟存在安全風險,85.7%的樣品信息識別卡開啟存在安全風險。
2019年8月,京津冀三地消協開展的網售智能門鎖比較試驗結果顯示,一半樣品存在3項或者3項以上的安全風險,其中8款樣品存在4項或4項以上安全風險。其中,24個樣品的IC卡鑰匙可被破解復制,32個樣品可用制作的假指紋解鎖,30個樣品可靠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