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自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國家及地方各級政府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每日通報疫情數據,繪制確診病例行動軌跡,運輸社會醫療物資,推廣應用“綠碼”通行,凸顯了大數據在特殊事件下的預警、監控及防范作用。鋁行業受疫情影響,在物流運輸受阻、原燃物料供應緊張、下游鋁加工企業復工率和出口率不高、鋁產品庫存積壓等因素影響下,鋁市場行情跌宕起伏,說明鋁行業應對特殊事件的抗風險能力較弱,其中一個原因是行業數據不集中,鋁企業對市場供需變化不敏感,生產和營銷策略調整滯后,所以要學習借鑒大數據疫情防控的經驗,利用大數據技術,及時關注市場變化,靈活調整生產經營節奏,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疫情影響下鋁行業暴露出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國經濟和各行業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對鋁行業的影響較重,同時也暴露出鋁行業的一些問題:
一是產業鏈上下游產能不匹配。我國鋁行業產業鏈“礦山—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相對比較完整,但是在鋁土礦資源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因素影響下,產業鏈上下游存在著產能不匹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上游鋁礦石依賴于進口,中游氧化鋁和電解鋁存在產能過剩風險,下游鋁產品出口萎縮,且產品結構不合理。2019年,氧化鋁、電解鋁產量分別約為7200萬噸、3500萬噸,按照2噸氧化鋁生產1噸鋁測算,國內氧化鋁和電解鋁供需基本平衡,但2019年,底國內氧化鋁建成產能突破8700萬噸,產能增加20%,存在過剩風險;而2019年國內鋁礦石產量僅7500萬噸,無法滿足氧化鋁生產,全年進口鋁礦石超1億噸;鋁材全年產量同比增長7.5%,出口量同比下降1.6%,出口總額和單價同比下跌,呈現量價齊跌態勢。同時鋁行業產品結構不合理,基礎產品產能過剩卻“熱情不減”,高端產品依賴進口卻“鮮有人問津”。
二是產業鏈上下游信息傳導滯后。當前,氧化鋁和電解鋁主要產能集中在行業寡頭手中,信息相對獨立,所以鋁行業中游數據難以精準統計,信息相對滯后;鋁行業上游的國內礦山受環保督察、地方環保政策等影響較大,進口礦受所在國政策變化、海運時間長等因素影響較大,對信息傳輸效率的要求很高;下游鋁加工企業競爭激烈,停開工隨機性較大,再加上中小企業較多,市場數據不集中,電解鋁企業很難及時了解下游市場信息。比如今年疫情暴發后,電解鋁企業按照年初目標一直在滿產高產,沒有及時發現下游鋁加工受疫情影響開工率低的問題,導致供過于求,鋁庫存積壓嚴重,這也說明鋁行業中下游的信息傳導滯后。
三是缺乏統一的行業物流運輸平臺。氧化鋁和電解鋁行業寡頭各自擁有物流運輸公司,但是物流運輸都依賴全國的鐵路系統和民間車輛,特別是在疫情期間,一方面是國家鐵路系統信息不公開,企業無法了解鐵路運力情況,導致疫情暴發后原燃物料運輸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是民用車輛司機受疫情影響無法工作,具體影響程度無法統計,導致公路運輸無法保證。同時原燃物料供應商的開復工信息無從得知,行業市場恐慌導致價格大幅波動,這充分暴露了鋁行業沒有統一的物流運輸平臺的弊端,由于鐵路運輸、公路運輸以及原燃物料供應商等信息不集中,無法及時了解物流運輸行業和原燃物料變化情況,導致行業抗風險能力較弱。
四是企業經營缺乏大數據支撐。國內鋁行業寡頭既有央企,也有民企,不同類型的企業經營原則和關注點不同,尤其是對市場的判斷沒有集中有效的大數據做支撐,導致經營策略有所不同。比如面對此次疫情,央企承擔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所以把提高經營質量,防范經營風險放在首位,以中國鋁業一季度報為例,雖然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下降,但是經營性凈現金流同比增加26.22億元,有息凈債務較年初下降8億元,充分體現了防控風險的原則;而民企堅持的是高風險高收益,以山東宏橋一季度報為例,雖然應收賬款由年初的104億元增加到113億元,短期借款由年初的202億元增加到246億元,經營風險加大,但是凈利潤卻同比增長43.88%。這兩組數據體現了兩種不同的經營思路,但都需要通過大數據來分析判斷宏觀經濟和行業市場形勢,而當前鋁企業的數據主要依靠安泰科、阿拉丁等商業咨詢公司,獲取數據的周期性較長,準確性也有待考證。
鋁行業建立大數據中心的重要意義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這為大數據中心建設提供了基礎和技術保障。同時數據又是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基礎,建立鋁行業大數據中心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有利于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分析當前鋁行業的產能不匹配問題,一方面是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的新舊產能轉化需要較長的時間,另一方面是鋁產業鏈的信息相對封閉,產能過剩風險尚未引起行業重視,資本市場看重鋁價峰值的高額利潤,卻忽視了價格低谷的全行業虧損。建立鋁行業大數據中心非常有必要,不僅可以展示行業產能和上下游匹配情況,有利于行業形成統一共識,避免行業盲目“上項目”,加大過剩風險,同時也便于社會資本了解行業的“藍?!焙汀凹t?!保苿有袠I向高端產品制造、高科技應用等價值鏈高端方向發展,促進鋁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有利于增強國內鋁行業競爭力。行業發展和企業經營管理離不開數據,特別是對于國內產業鏈完整的鋁行業,建立大數據中心不僅能夠打破當前行業寡頭之間的信息壁壘,有效整合上下游產、供、銷、運、存等各環節,實現數據的匯聚、融合、共享、分發、交易、高效應用和增值服務,為企業了解利用行業數據,靈活調整生產經營和營銷策略提供支撐,還可以避免信息滯后引起的市場波動,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同時能夠推動各企業加快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增強國內鋁行業競爭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行業抗風險能力。近幾個月來的戰“疫”過程凸顯了大數據在特殊事件下的預警、監控及防范的作用,建立鋁行業大數據平臺可以起到市場預警、防范風險的作用,提高行業整體抗風險能力。比如通過整合分析行業上下游數據,鋁企業之間以及與外部客戶的數據更加透明,信息傳導也更加準確快捷,不僅可以促進企業之間的協同協作,增加交易的信任度,還可以在發生疫情等特殊情況時,及時了解市場變化情況,幫助企業發現潛在危機,防范經營風險,同時也為行業協會發揮監督和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平臺支撐。
建立鋁行業大數據中心的思路
當前,各行業各企業都在謀劃建設大數據中心,但是建設行業的大數據中心要比企業數據中心更復雜困難,需要提前謀劃思路,規劃建設步驟,確保系統建設切實可行。
一是要明確牽頭主體。建立全行業的大數據中心難度很大,不僅要協調行業內上下游各企業積極融入其中,參與大數據平臺建設,還要站在公正的第三方角度,服務好平臺內各企業,保證其利益不受侵害,從企業層面很難牽頭建設,所以必須通過行業協會。行業協會既代表本行業全體企業的共同利益,又承擔著為企業服務、咨詢、溝通、監督、公正、自律、協調的職責,所以行業協會牽頭建立鋁行業大數據中心比較合適,如果站在國家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角度,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牽頭,選取鋁行業作為建設有色金屬大數據中心試點的效果會更好。
二是要規劃建設步驟。行業的大數據中心與企業數據中心不一樣,不僅涉及業務多、覆蓋面廣、系統邏輯復雜,而且數據量更大,對平臺和數據庫的軟硬件要求較高,所以系統架構和建設步驟至關重要。在系統架構層面,要充分考慮大數據技術的特點,突出拓展性和模塊化,硬件系統要隨著數據量變化方便拓展,軟件系統要隨著業務延伸逐步豐富系統功能。在平臺建設時,建議以“礦山—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主產業鏈數據為主,形成基礎數據中心,未來再向產業鏈的二、三級節點延伸,形成涵蓋鋁行業產、供、銷、運、存等各環節的大數據平臺;在企業層面,考慮到各企業自動化、數字化進程不一致,早期可采用手工或數據庫獲取數據,隨著企業基礎設施和數據采集系統逐步完善,后期可實現企業數據中心與行業大數據中心的互聯互通。
三是要優化分析模型。要建立以鋁礦石、氧化鋁、鋁錠、鋁材等鋁行業主要產品為對象,以產、供、銷、運、存及外部環境等為基本要素的鋁行業數據模型,通過實時分析基本要素變化情況,預測對象市場發展趨勢,為行業和各企業科學決策提供支撐。由于鋁行業數據模型各對象、各要素之間既相互影響,又相互依賴,耦合性和關聯性較強,所以在基本要素影響因子的權重時要根據關聯要素的實際變化來不斷調整優化,比如雨雪天氣對礦石生產和運輸的影響較大,在發生雨雪天氣時,應該加大礦石生產、產品運輸對整個產業鏈影響的權重;同樣,位于疫情期間的中高風險地區,也要加大產品運輸的權重。在大數據平臺初期,各影響因子的權重可設立觸發條件進行調整,后期可通過平臺深度學習,實現智能化調整,通過分析影響因子權重的變化,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場變化情況,提高行業抗風險能力。
四是要細化職責權限。行業協會作為牽頭主體,建議委托專業公司建設、管理和運營大數據中心,同時要履行并監督其履行好保密和保證數據安全的義務,系統建設及運營費用可以專項會費的形式來籌集,未來可以開發深層次大數據分析作為增值服務,為系統后續運行提供費用保障。各企業作為會員單位,在繳納專項會費且企業數據“上網”后,享有查閱大數據平臺各類數據的權利,也有保證自身“上網”數據及時、真實、準確,不對外泄漏平臺數據的義務。同時大數據中心要預留對外接口,既要實現與鐵路運輸系統、企業原燃材料供應商和其他外部客戶的數據共享互通,也要做好與其他有色金屬行業數據中心、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有關數據中心互聯互通的準備,構建涵蓋鋁行業全產業鏈、供應鏈,輻射其他有色金屬行業的大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