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在信陽市羅山縣南部定遠鄉境內有一個石材園區,村民反映自從企業在這里搞石材開發以來,把原本美麗的家鄉變的滿目滄桑。巨大的山體被大型切割機像切豆腐一樣一天天的被切掉,伴隨而來的就是粉塵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一系列問題,這已成為當地老百姓共同的心病。
村民指著路邊揚長而去的拉石材車輛說道:“這里每天都有不少這樣的車輛來來往往,尤其是夜晚排老長的隊來拉石材,不僅把路壓壞了,還弄得到處是灰,我們夜晚都不敢出門。”
在這些問題中,村民最擔心的是水污染,這涉及到子孫后代的健康。石材園區內的企業大多使用強酸、強堿對石材進行切割,雖然有的企業使用的是“循環”水,但是,還有許多企業不達標,強酸、強堿通過土壤滲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資源,長久以來的地下水污染勢必會被污染。“這些企業賺了錢卷錢就走了,但我們走不了,這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我們該怎么辦?”一位老者氣憤無奈的說道。
現如今全國上下提倡環境保護,各級職能部門一直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大對環保、挖山毀林的嚴打和治理,并要求有關礦山對被破壞的山體進行綠化治理。然而羅山石材園區中幾十家石材廠并未有任何一家對所破壞的山體進行綠化修復,大多數山體由于開采破壞程度太嚴重,形成無法愈合的“傷疤”!
發展經濟固然很好,但是以犧牲環境換來的經濟發展從長遠看,是得不償失的。以環境污染為代價取得的經濟發展,不僅造成了環境污染,而且損害了人民身體健康,降低了人民生活品質。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大計,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關于羅山縣老百姓擔憂和抱怨,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積極作為,綠色發展在這里不僅僅停留在口號上,關鍵是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