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幕墻是由金屬構架與板材組成的、不承擔主體結構荷載與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結構,具有美觀、節能、容易維護等優點,是現代高層建筑和異形建筑的首選方案。硅酮耐候密封膠因其優異的耐氣候老化性能而被廣泛應用在建筑幕墻的耐候防水密封,為降低能耗和密封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在實際工程應用中,耐候密封膠會因為選型不當、操作問題出現失效,導致幕墻建筑漏水等問題。
今天小編就幕墻用膠常見問題進行分析,規避用膠常見問題,為幕墻建筑保駕護航。
1接縫密封膠的選擇
目前,市面上用于耐候防水的密封膠有很多:聚氨酯密封膠、聚硫密封膠、硅酮密封膠和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等。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幾種密封膠的區別,而隨意選擇在幕墻上進行應用,經常出現密封膠表面龜裂、粉化的現象(如圖1a),同時也需要注意選擇的密封膠品質問題(如圖1b)。
圖1幕墻密封膠開裂:(左a)有機類密封膠開裂;(右b)劣質硅酮密封膠開裂
2粘結失效
幕墻經常出現的問題是硅酮耐候密封膠與基材粘結失效(圖2)。由于基材表面不同的處理方式和不同廠家的處理工藝均會對表面結構及性能產生影響,從而對密封膠的粘結造成影響,如鋁板的表面處理方式有陽極氧化、粉末噴涂、氟碳噴涂等。
圖2硅酮耐候密封膠的粘結失效
施工前進行粘結性測試(參考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附錄B),可以有效降低粘結失效情況的發生,為幕墻良好的耐候密封提供保障;另一重點是保證耐候密封膠嚴格按照標準施工工藝流程進行施工。
3密封膠變色
目前在建筑上使用最多的膠條是EPDM(三元乙丙)膠條,但是通過我們多年的實際經驗,EPDM膠條容易與硅酮密封膠出現不相容的情況,具體表現在淺色硅酮耐候密封膠變色(圖3),甚至是硅酮耐候密封膠與基材粘結失效,破壞了幕墻的美觀度及安全度。
圖3硅酮耐候密封膠的變色現象
最佳解決方案是在工程開始之前按照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結構密封膠》附錄A進行硅酮密封膠與接觸材料的相容性測試,提前選擇和硅酮耐候密封膠相容性好的附件材料。
4密封膠起泡
在硅酮耐候密封膠的養護期內有時會出現起泡現象(圖4),這種現象會影響幕墻的整體外觀,起泡部位容易被外力破壞,造成密封失效。
圖4硅酮耐候密封膠起泡現象
造成該種起泡現象的最大原因是工人操作不當:施工人員在安裝泡沫棒時,使用銳利的器具塞入泡沫棒,造成閉孔性泡沫棒表面破裂,氣體壓縮包裹其中。施膠完成后,閉孔性泡沫棒回彈釋放氣體形成起泡現象。工人師傅在安裝過程中避免使用利器刺破泡沫棒。
5密封膠起鼓
起鼓現象常見于熱膨脹系數較大的幕墻單元板塊,比如鋁板幕墻等。當溫差較大時,熱膨脹系數較大的幕墻單元板塊出現較大熱脹冷縮,導致未固化的密封膠表面出現起鼓現象,特別是橫向接縫(如圖5)。
圖5硅酮耐候密封膠的起鼓現象
起鼓現象發生時由于密封膠內部是實心的,不會對密封效果造成影響,主要是對接縫的美觀造成影響。針對這種現象,可采取分兩次施膠的解決辦法,或者是在環境溫度較為恒定的時段進行施膠作業。
6石材幕墻污染
石材因其長期使用耐久性和長期保存完整性而被某些地標性建筑選用,目前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是石材污染(圖6)。
圖6石材幕墻的污染
石材污染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水、油污染等,石材也容易受到密封膠的污染。因此要選擇合適的石材專用密封膠避免石材接縫的污染問題,同時也應該在工程開始之前,按照標準GB/T23261-2009《石材用建筑密封膠》中方法進行石材的污染性測試。
結論:
在幕墻接縫施工前選擇合適位移能力的耐候密封膠,并按照標準要求與施工中所用基材及附件做粘結性測試和相容性測試,規避常見問題的發生,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規范進行施工,以達到有效的耐候防水密封。優良的耐候防水密封可以有效地保護建筑內部結構、降低能耗,為整個工程在設計年限之內良好的運行提供了保障,同時也會減少后續維修的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