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浮法玻璃龍頭,看好主業優勢疊加高端布局:公司于1988年成立,2005年正式進軍玻璃行業,2011年在上交所上市。經過近10年發展,公司已成為一家集硅砂原料、優質浮法玻璃、節能建筑玻璃、高鋁電子玻璃、中性硼硅藥用玻璃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玻璃企業集團。公司浮法玻璃產能位列全國之首,國內生產線主要分布在湖南、浙江、廣東、福建四省,海外在馬來西亞亦有布局。在玻璃主業占據優勢的基礎上,公司積極打造“硅砂—玻璃原片—深加工”產業鏈,發力節能玻璃、電子玻璃和藥玻,有望實現業績多點開花。
玻璃供需格局持續改善,二季度價格底部回升,下半年量價有望超預期:近年玻璃產能置換政策趨緊,新增產能有限,疊加生產線進入集中冷修期,行業供給端壓力可控。預計2020年玻璃產線新點火日熔量5680噸,冷修15550噸,復產6970噸,整體產能較去年底減少2900噸。需求方面,2016年前后的新開工面積高增長預計將在2020年開始逐漸在竣工端體現。隨著二季度疫情得到控制、復工復產啟動,加之疫情影響下整體內需后移,內需呈爆發性增長,價格底部回升。展望下半年,海外需求恢復時間及恢復程度成為影響浮法玻璃量價的關鍵。全球流動性泛濫且近期看不到明顯收緊,中國經濟數據持續超預期,且市場可預期未來一年中國經濟與企業盈利同比增速將走向高增長。如國內外需求恢復較好,不排除下半年量價超預期的可能。
燃料和原材料成本下降,盈利有望改善:燃料和純堿占生產成本比重較高。燃料方面,受石油價格戰影響,公司生產所用重油及石油焦價格同比均有所下降,目前來看油價走勢仍受疫情發展態勢和產油國生產政策的制約,反彈動力有限。原材料方面,純堿正處產能擴張期,行業供給略有過剩,純堿價格自2019年起持續下跌。公司在國內擁有四大硅砂生產基地,馬來西亞生產基地投產后年開采能力可達292萬噸。成本端占比較高的燃料和純堿價格均低位波動,同時較高的硅砂自給率有助于公司抵御硅砂價格變動風險。受益于燃料和原材料成本下降,公司盈利有望持續改善。
中長期戰略規劃明確,一體化發展未來可期:2019年公司公告《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9-2024年)》,提出“一體兩翼”發展規劃,在強化主業優勢持續擴張規模同時,不斷拓展創新深加工業務,打造“中端—中高端—高端”產品布局,實現高端化轉型。2020年3月,公司公告擬發行可轉債大力發展節能玻璃項目;電子玻璃2020年2月實現技術突破,4月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藥玻項目也于2019年12月開始建設,高端產品布局戰略清晰、雛形已現。公司分別于2012、2016、2017年實施股權激勵,2019年又推出事業合伙人計劃和員工持股計劃,并針對電子玻璃和藥玻等高端新興業務實行高管跟投機制。健全的利益共享機制有助于公司行穩致遠,實現一體化發展并順利完成高端轉型,長期投資價值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