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關于房地產的邏輯,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模型:某鎮上開了一家大型面包店,每天都生產面包,而且保質期是70年,但是面包上市的時候買的人并不是很多,于是鎮里出了一個規定,只有買了面包才能上鎮上的小學、中學,這一招非常的奏效,于是面包店里的面包被搶購一空。
后來有人發現,用自己家里的面粉也可以做出一樣的面包,于是有人開始自己做面包,于是鎮上又出了一條規定:必須在指定的面包店買的面包才能上學,而且面包店的面粉必須由鎮里統一供應。
這兩條規定讓鎮里的面包店長年生意不斷,后來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又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面包店,生意同樣是絡繹不絕。隨著時間的推移,面粉的價格越來越高,于是面包的價格越來越貴。
與此同時鎮里還規定,老百姓買回去的面包還可以轉手買賣,于是最早買面包的那批人開始把手里的多余的面包變賣,從中賺了一筆。有人發現倒賣面包有利可圖,于是專門干起來這樣的生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面包的價格越漲越高,而且不管發生什么事情,面包的價格始終不會跌,于是老百姓只要有錢就會去買面包存起來,這樣不但能保值,還能升值。
慢慢的鎮上流通的錢越來越少了,鎮里生產的其他的商品沒人買了,因為老百姓的錢都買面包了。這時候鎮里領導和別的鎮鬧矛盾,不和其他鎮來往,于是生產的產品只能賣給自己鎮上的老百姓。
于是鎮上就開始印錢給老百姓花,但是不管印多少,最終都會被老百姓拿去買面包,而且隨著熱錢的涌入,面包的價格越來越高。眼看鎮上的錢越來越少,老百姓拼命地屯面包,作為鎮長你會怎么做?
中國現在的貿易大背景就是這樣的情況,自從貿易戰開打以來,經濟逐漸走入了內循環,為了解決這種困境,打壓房價是一個好的選擇,那么國家會不會拿房地產開刀呢。
這幾天有一則消息,深圳、上海、南京房產方面的主管單位被約談,主要的原因還是和控制房價有關,足以看出來這次國家調整房價的決心。
如果要拿房地產開刀,只是會拿幾個主要核心城市做試點,因為核心城市的房價帶有示范作用,只要核心城市房價漲,其他二三線城市也跟著漲,相反如果下跌的話,其他城市也跟著跌。
那么會不會動支撐房價的根基呢,比如降低地價、剝離捆綁在房產身上的資源,這些事情大概率是不會動的,因為房產是老百姓財富的最后一道防線,如果這道防線破掉,那么對于穩定是非常不利的。最可能的做法就是會嚴控資金流入房地產,讓資金在實體領域活躍起來,這樣的政策也會持續很長時間,以軟著陸的方式來穩定房價。
下一步房子已經不適合栽炒了,在炒房就是和政策想作對。但是房價也不會大跌,只會擠牙膏式地把泡沫慢慢擠掉,直到整個市場恢復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