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西華是集美最大的家具出口企業,雖然和去年相比,西華家具今年的出口量增加了不少,但老板黃先生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總利潤又沒增加”。
和黃老板有同樣感受的廈門家具出口企業不在少數。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受人民幣升值、美國次貸危機、勞動力成本上升、退稅降低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廈門家具出口企業利潤普遍縮水10%以上。
成本大增利潤縮水
福建家具協會的統計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在國內原材料大幅漲價、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包括廈門在內的福建家具出口企業,去年下半年以來,行業集體利潤不到5%,比去年至少下跌了好幾個點。
據了解,廈門家具出口以廚房家具、實木家具、工藝家具如竹藝、藤藝、鐵制家具等低檔次、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大多屬于科技含量低、產品附加值少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沖擊更大。
“去年下半年,家具出口退稅由17%下調到9%。再加上人民幣對美元又開始大幅升值,僅這兩項就讓成本上升了20%以上,此外,今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又令企業人力成本上漲30%以上。”西華家具的黃先生透露說,“這至少令企業的利潤縮水10%以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與此同時,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國家對森林砍伐的限制也更加嚴格,導致產量銳減,價格亦隨之上漲。據福建省家具協會的一位人士介紹,2007年以來,木材和漲幅20%-30%。此外,鋼材、泡沫、油漆和五金等家具原材料也在紛紛喊漲,其中,油漆和五金成本漲幅8%-15%,包材漲了50%以上。“而鋼材今年以來更是頻繁漲價,有時甚至一個星期能漲好幾次價。”
面對成本的大幅提升,廈門的不少家具出口企業甚至有些怕接老外的訂單。“剛接完老外的訂單,原來還能有點利潤,結果原材料又漲價啦,一下又變成沒錢可賺。”做實木家具出口已經有十多年的陳先生說。
企業紛紛變招求生
面對困境,廈門出口型家具企業紛紛“變招”。
上調價格當然是最直接的,廈門喜盈門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女士表示,公司今年剛開始上調出口家具價格時,多數老外不理解,不過在一段時間后這些客戶又回來了。“老外們在國內轉了一圈,發現其它廠家也在調價。”高女士說,不過,盡管今年上調了價格,但“利潤跟去年比,仍然減少5%以上”。
黃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歐元幣值穩定,他現在更愿意接歐洲客戶的訂單,對于其它地區的客戶也多數要求改用歐元付款。“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地來的客戶,若要堅持使用美元,我們會在講明情況后提價,若不接受就不接訂單。”
在對外提價的同時,西華家具今年還斥資700-800萬元購進設備,“目的是減少員工,降低勞動力成本。”黃先生說,此外,公司還到廣東、浙江一帶搶客戶。“這兩個地方的家具企業,關門倒閉或轉型的比福建還多,正是搶客戶的好時機。”
而喜盈門除了改用歐元付款、加大內銷的力度外,還另有一大 “高招”——— 到國外去采購原材料。高女士表示,用國外的原材料制成成品賣到國外去,這樣就能夠抵消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利潤縮水。
“還有眾多企業開始跟銀行合作——— 捆綁匯率,用此來抵消人民幣跟美元匯率頻繁變動帶來的影響。”高女士如此表示。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